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王立胜:“新时代”的深刻意蕴与重大意义

2018年02月14日 09:41

“新时代”的思想内涵

十九大报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丰富的思想内涵,除了字面意义外,还应该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新时代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空间限制为中国国内,而非泛指整个世界。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没有改变整个世界处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时代观,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其次,新时代的起点应该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党的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根本矛盾的变化使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而人们对于过程阶段性的认识又会经历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不正确到逐步正确的过程。这里既需要实践的开展,也需要认识的深化,认识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客观实践的展开和深入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新时代提出的时间看成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再次,新时代的开辟既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果。作为一个责任与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强调事业的接续奋进,既总结经验,又汲取教训,不断朝着崇高目标前进。

“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实践发展下矛盾运动的结果。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正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认清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据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内涵丰富,可以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三个概念来理解。

第一,需求主体——人民。“人民”是一个政治范畴和历史范畴。它是指在人口中占大多数、顺应历史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随着社会变迁,“人民”的外延也不断丰富。现阶段“人民”的外延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最广大群众。其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人民”的主体,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第二,需求表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需求是多样的,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过去,我们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主要着眼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民迫切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从“温饱”到“小康”,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消费结构必将发生显著变化。人们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第三,供给状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已大为改进,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状况依然存在。不平衡体现了供给与需求之间在空间上的不匹配。主要表现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各地域之间、各行业之间资源分配不平衡;不同层次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之间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之间的治理不平衡、不同社会结构人群之间的财富收入分配不平衡,等等。不充分体现的是供给对需求的满足程度上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不平衡”和“不充分”相互联系,“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前提条件,“不平衡”反过来又会加剧“不充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十九大报告中讲的是主要矛盾的“转化”,其意思不是完全的改变,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化”。因此,主要矛盾新的提法与之前的提法不能完全割裂。“美好生活的需要”并不是说不再满足“物质文化需要”,改变“落后社会生产”的提法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生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再需要发展,而是强调在我国社会生产能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的情况下,发展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依然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但与之前相比,根本任务的关注点及实现形式会发生变化,从而给党和国家工作带来重要影响: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人民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不平衡不充分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时代”的三个维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分别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维度阐明了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三个维度所指涉的实践,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进行,还未能全部实现。

第一个维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亟待解决的两大历史任务。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从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再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串起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为什么要革命,怎么革命,革命后走向何处”的问题。国家的基本统一、民族主体性身份的重塑、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站起来”目标的成功实现,也为追寻“富起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带领广大人民由小康社会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按照十九大规划的路线图,我国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个维度,社会主义在中国——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有着500年的发展历史,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囿于历史条件,我们在起步阶段只能向苏联学习,不久之后,我们认识到苏联经验的局限性,提出以苏为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探索过程中历经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在随后的实践中,党中央进一步把这一方向确定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围绕回答这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形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第三个维度,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现代化运动发端于资本主义,长期以来被西方国家所引领。中国的现代化不是“早发内生型”,而是与之相对的“晚发外生型”。又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形势十分复杂和严峻。一方面,要摆脱总体性的民族生存危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和社会文明结构的全面转型提供坚实基础。这一问题的解决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另一方面,要对以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予以批判,并建构新的、区别于苏联模式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方案。同时,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又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更要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和社会主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尽管现代化建设曾遇到严重挫折,但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放弃对现代化的追求,没有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传统社会主义一样,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传统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经过几十年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并对其作出了详尽阐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由上观之,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中国为中心,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运用,着眼于深化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普遍性,为人类对更好的现代化道路及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214/9865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