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专题

京津冀一盘棋,写下协同发展新篇章

2018年02月26日 11:13

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抓手锐意改革攻坚,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春节刚过,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里人头攒动,许多游客专程赶来一览“大国首都”的图景。而在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新时代新蓝图,指引京畿大地万木竞秀、万象更新,赶赴一场生机盎然的春天约会。

回望4年前的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开启了京津冀大变革、大跨越的历史性一步。匠心独运丹青手,万里山河起宏图。从“历史性工程”的战略高度开展顶层设计,以“保持历史耐心”“不留历史遗憾”的战略定力稳步发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深刻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锻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带。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京津冀协同发展4年来,公众将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蓝天更多了,环保联防联控联治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交通网更畅通便捷,“一卡走遍京津冀”“轨道上的京津冀”成为联通城际的生活现实;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京津高水平中小学校与河北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对口帮扶河北的医院,三省市新农合信息平台完成对接,对口扶贫凝聚共富合力……无论是共绘发展规划,还是基础设施联动、产业发展协作,抑或环保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协调衔接,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快速构建和紧密落实,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更深层次的变化,体现在思想观念、治理方式上。过去京津冀三地虽互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的邻居,但发展各自为战、产业缺少合作、交通往来不便,导致京津两地“过胖”,“大城市病”突出,周边地区却“偏瘦”,“发展洼地”不少。如今在协同发展理念的润泽下,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按照顶层设计的目标协作发力,已成为三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一盘棋”的观念树立,“一家人”的情感沉淀,推进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愈发强烈。得益于这些思想灵魂里的“化学反应”,京津冀区域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广,握指成拳的合力越发显现出来。

抬望眼,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完成好党的十九大确立的这两项目标任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深化改革、深度攻坚。如何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开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如何形成合理分布、相互衔接的区域产业发展链条,走出同构性、同质化发展的困境?京津冀跨地区环保机构如何迈出实质性步伐,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经验可循也无惯例可依,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抓手锐意改革攻坚,新一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才刚刚翻开序章。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只有在一件一件事地做、一茬接一茬地干中才能成为现实。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雄安新区并不急于大干快上,而是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由此也更显清晰,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美好前景催人奋进,继续坚持规划先行、改革开道、实干铺底,我们就一定能写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226/9872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