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 辉煌40年 文化

文化建设新时代 滋润基层百姓心

2018年03月22日 10:45

 

不断建设地方特色文化

福建省晋江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局长 柯国林

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这给晋江文化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引我们不断挖掘和提升城市历史文脉,建设地方特色文化。

去年晋江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今年将持续加大文化供给,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全面推进文化场馆智能化建设,建设10个百姓书房,推进镇级(村级)综合文化站(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空间共享计划,新建或改建20个基层村(社区)文化室及戏台,持续开展“大美晋江”文化惠民工程等惠民活动。

晋江市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连续举办三十届戏剧展演节、十届南音演唱节、二十一届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二十七届侨乡谜会等。今年我市将持续开展戏剧会演、南音会唱、灯谜会猜、诗词会吟等活动,并出台扶持推动晋江本地戏曲、曲艺艺术发展的实施办法,设立晋江非遗展示馆、建设晋江历史文化名人展馆,通过多种举措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晋江市高度重视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五店市传统街区的打造、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寻文化遗产保护的晋江做法。新的一年,将加快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中草庵、金交椅山窑址两个申遗点的本体保护、内涵提升及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晋江文化工作者将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坚持有传承、有创新、有发展,挖掘和宣传城市的历史文脉,建设地方特色文化。(黄国勇 整理)

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委员会主任 郑丽娟

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感触很深,进一步增加了对今后文化事业发展的信心。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委员会近年来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立足“全民文艺普及”,引导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文艺创作和表演,促进“一镇街一品牌”特色文化建设,筹办免费文化惠民艺术培训班30余个。3月1日,“巴歌渝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节目展演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上演,多家网络平台同步全程直播,超过47.5万人次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群众自觉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为基层群众送去丰富精神食粮,让老百姓感受到文化的温暖和力量。在新建成的文化艺术中心,开设24小时图书自助借阅区、市民学习中心等特色场馆,为读者提供多种服务,每日接待群众达4500人次。

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巴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把区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成为集图书阅览、文艺培训、艺术展览等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窗口。(记者 侯文斌 整理)

 

戏为媒,唱响临川文化

江西省抚州市文广新局局长 谭玉英

“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作为文化工作者应积极践行,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

抚州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故乡,素有“戏剧之邦”的美誉。这里不仅有戏剧大师汤显祖,还孕育了抚州采茶戏、盱河高腔、宜黄戏、广昌孟戏等戏曲文化。近年来,抚州市借助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文化交流活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盱河高腔为主导唱腔,创排了盱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先后在全国巡演,《临川四梦》更是走出国门赴新西兰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我们还大力扶持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2017年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期间,我们组织民营院团在市区8个剧场开展了113场抚州地方传统戏剧文化惠民演出,今年春节又奉上了戏剧盛宴,让广大市民、返乡游子和游客感受到浓浓的抚州韵味。今年,我们将深入打磨盱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通过文化走出去,让抚州地方戏曲在更多地方唱响。同时,全力办好2018年全国采茶戏会演,激发抚州采茶戏、宜黄戏、广昌孟戏等地方戏曲的活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记者 柯中华 整理)

加大城市文化承载力建设

黑龙江省东宁市文广新局局长 李淑清

东宁市地处祖国边陲,近年来以文化项目为支撑,加大城市文化承载力建设,累计投资2027万元,完成了市博物馆建设,并于2017年3月正式开放。东宁市图书馆蓝悦移动阅读系统也于去年正式开通。仅2017年东宁市就投入1500多万元支持基层文化馆站、服务场馆标准化建设及市内图书馆、文化馆和各类博物馆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各类文化活动有序开展,如2017年举办了历时两个多月的第32届小江南之夏群众文化艺术节,开展各种文艺培训60余次,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东宁市文广新局将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文队伍建设、群文品牌建设、群文技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推动更多文化元素融入城乡文化建设,用3年至5年时间将东宁市建设成基础设施过硬、群文队伍遍布城乡、群文技能显著提升的文化强市。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322/9918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