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当前我国的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慕课更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网课一派繁荣的背后,十几元甚至几元即可购买“代学网课、代考试”一条龙服务,已在部分高校成为公开的秘密。...[详细]
时间:2021-08-13 16:56
查看:246次标签:熊丙奇在线教育慕课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确定了八路军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又多次指出,“在冀热边区创造抗日根据地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游击战在冀热发展对敌人的威胁最大”。...[详细]
时间:2021-05-27 09:56
查看:305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平西
1937年7月8日凌晨4点23分,牟田口廉也下令向宛平城开炮,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29军37师110旅219团第3营士兵立即还击。29军军部随即下达命令:“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详细]
时间:2021-05-26 10:20
查看:380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卢沟桥抗战
草岚子监狱就是国民党当局办的所谓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因为地处西城草岚子胡同,俗称“草岚子监狱”。...[详细]
时间:2021-05-26 10:17
查看:444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建党百年
大家都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可能大家还不知道,这部电影、这首歌曲的创作,和密云的古北口还有一定的关系。...[详细]
时间:2021-05-24 13:55
查看:371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建党100周年
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国民党北平军分会,对吉鸿昌“就地枪决”。吉鸿昌要了纸笔给夫人及亲属写下遗书,说他“是为时代而牺牲”。...[详细]
时间:2021-05-24 13:51
查看:409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建党100周年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详细]
时间:2021-05-24 13:47
查看:404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一二·九”运动
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有一个林木茂密、溪水潺潺的樱桃沟。樱桃沟的南侧,有一个“保卫华北”的石刻。这儿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石刻呢?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详细]
时间:2021-05-24 13:42
查看:389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抗日石刻
在北京的宣武门外,有条魏染胡同。据说这里曾住过魏姓的染匠而因此得名。不过,要说起这条胡同最出名的人,莫过于《京报》的创办者——邵飘萍。魏染胡同30号院,就是1920年后京报馆的驻地,也是邵飘萍在北京的居住地。...[详细]
时间:2021-04-21 19:00
查看:285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铁肩辣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在长沙,即将中学毕业的刘少奇立即投身运动。而这场运动的爆发地北京,更是强烈地吸引着他。6月份,毕业考试一结束,他便邀上同学,北上京城。...[详细]
时间:2021-04-17 10:13
查看:280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刘少奇
“北京党史”慕课|第16课 工读互助 隔着窗纱看晓雾...[详细]
时间:2021-04-07 16:39
查看:266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工读互助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刊载了徐世昌大总统的顾问、总统府外交委员会委员兼事务长林长民的一篇文章《外交警报敬告国民》:“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颇为所动,闻将直接交于日本云云。”“今果至此则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详细]
时间:2021-04-06 10:57
查看:368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北京党史”慕课|第12课
提起五四运动,我们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比如五四那天响彻天安门广场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等等。那大家知道这个口号出自哪里?是谁提出来的吗?...[详细]
时间:2021-04-01 14:56
查看:675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五四运动
“三月里三月三,蟠桃宫外好人烟,作买作卖人人乱,各种玩意摆得全”。北平俗曲《十二景》的这段唱词,写活了东便门内蟠桃宫庙会的热闹。不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在蟠桃宫的讲演,又为庙会增添了别样的风景。...[详细]
时间:2021-04-01 14:55
查看:315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蟠桃宫庙会
1918年8月15日,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家乡湖南前往北京,但北京并不是毛泽东一行25人的最终目的地,他们要去的地方,是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法兰西,他们要到那里开展勤工俭学。...[详细]
时间:2021-04-01 14:52
查看:227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勤工俭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是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警世名言,从此,少年中国的理想可谓深入人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诞生了少年中国学会。这是这段时期影响最大、会员最多、分布最广、活动延续时间最长的重要社团。...[详细]
时间:2021-04-01 14:50
查看:336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五四新文化运动
傅斯年、顾颉刚、徐彦之三个同学都住在北大西斋学生宿舍,三个人常一起谈天说地。他们觉得老师们办了《新青年》杂志,咱们学生是不是也得办个杂志呢?...[详细]
时间:2021-04-01 14:45
查看:328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新青年》
1919年, 中国迎来了两位陌生人: “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二位先生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那么,“德先生”“赛先生”究竟是什么人呢?...[详细]
时间:2021-04-01 14:42
查看:592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民主科学
“胜利了,胜利了”。人们不断地欢呼着,天安门前人山人海,中华门前搭起高高的彩牌楼,正阳门也就是前门城楼上装饰了彩灯,一派喜庆洋洋。喜庆从何而来?...[详细]
时间:2021-04-01 14:39
查看:343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李大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的这个论断大家耳熟能详。那么,俄国十月革命的这“一声炮响”,到底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呢?...[详细]
时间:2021-04-01 14:33
查看:407次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