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持建造航母一事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是坚决的。他认为,航母体现的是国家扞卫海洋利益的战略能力,而这种战略能力的拉升在当前主要并非出于作战的考虑。
...[详细]
时间:2012-04-11 16:17
查看:1264次标签:张文木地区性亚洲中国经营
战场是最好的课堂,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英国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中治理世界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其外交战略思维也比较圆熟,因而也最值得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对其加以总结和借鉴。欧洲人曾借美国人之手埋葬了苏联,又借中亚人民的手将美国拖垮。对此,中国在提高警惕的...[详细]
时间:2012-04-11 16:17
查看:359次标签:张文木传播政治文化国际
新世纪降临的时候,也往往是人们对未来的期盼最富诗意,因而也是最易破灭的时候。
1897年,就在历史即将进入20世纪的前夕,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举行庆祝在位60周年的盛典,英国全国上下歌舞升平,对即将来临的新世纪充满和平与发展的期盼。&ldquo...[详细]
时间:2012-04-11 16:17
查看:1254次标签:张文木时代问题
摘要:要保证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人民只能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组织起来的人群。劳动人民一旦失去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由此产生的人民生产主导的市...[详细]
时间:2012-04-11 16:17
查看:1650次标签:张文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经验
[内容提示] 结盟权是主权国家天然具有因而是不能轻言放弃的外交权利。至于现在是否到了中俄结盟的时候,我认为至少到了可以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但应当对它的范围、任务和目标予以 限定。21世...[详细]
时间:2012-04-11 16:17
查看:1575次标签:张文木限度意义目标
中国的改革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准,人民的标准。我们知道改革能解放生产力,但革命也能解放生产力。如果改革将中国生产力改到需要革命来进一步解放,那中国的改革就失去了历史进步作用。中国改革的底线就是不能把共产党改革到人民的对立面;国企...[详细]
时间:2012-04-11 16:17
查看:497次标签:张文木中国旗帜社会主义永不改革
[内容提要] 2010~2011年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大的事件是美国重返亚洲和中东动荡及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详细]
时间:2012-03-22 21:54
查看:6469次标签:中东变局世界变局张文木
中国的改革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准,人民的标准。我们知道改革能解放生产力,但革命也能解放生产力。如果改革将中国生产力改到需要革命来进一步解放,那中国的改革就失去...[详细]
时间:2012-03-09 15:30
查看:710次标签:张文木人民
在支持建造航母一事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是坚决的。他认为,航母体现的是国家扞卫海洋利益的战略能力,而这种战略能力的拉升在当前主要并非出于作战的考虑。
张文木曾经写作《论中国海权》一书,在书中,他指出,中国的真正战略任...[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6
查看:481次标签:张文木地区性亚洲中国经营
摘要:要保证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人民只能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组织起来的人群。劳动人民一旦失去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由此产生的人民生产主导的市场条件,其身份就会立即转变为流民。流民人数的增长是历史上社会动荡乃至国...[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6
查看:1048次标签:张文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持续升温,面对周边少数海洋国家的挑衅,一些国人开始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表示存疑。但如果我们了解了这项政策提出的背景,就会认为小平同志的这个设想对今天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仍然具有的不可忽视的战略...[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6
查看:542次标签:张文木邓小平海洋战略
近来日本和印度都摆出了全面介入南海的姿态。10月14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在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马蒂会谈,“双方就有必要构建多边框架解决南海纷争达成了共识”。双方计 划在11月印尼巴厘岛召开的东亚峰会上提出该主张[1]。印度...[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6
查看:364次标签:张文木南海外交危机
2011年世界各地,尤其是资本主义心脏地带美国和欧洲,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其实,这并不奇怪。发展的绝对无限性与资源的绝对稀缺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政治的基本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资本主义的解决方式陷入自我否定的尴尬。
难以为继的&ld...[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6
查看:345次标签:张文木西边太阳
2011年8月,西方经济形势秋风乍起。8月4日,道指跌幅达到4.3%,标普和纳斯达克分别下跌4.78%和5.08%。德国、法国、英国的股指跌幅均在3%~4%之间。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l...[详细]
时间:2011-12-28 10:16
查看:417次标签:张文木利比亚战局后果
2011年世界各地,尤其是资本主义心脏地带美国和欧洲,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其实,这并不奇怪。发展的绝对无限性与资源的绝对稀缺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政治的基本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详细]
时间:2011-12-06 08:32
查看:555次标签:张文木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持续升温,面对周边少数海洋国家的挑衅,一些国人开始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表示存疑。但如果我们了解了这项政策提出的背景,就会认为小平同志的这个设想对今天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仍然具有的不...[详细]
时间:2011-11-23 20:10
查看:584次标签:张文木
在台湾问题上,我不主张用“台湾人民”的概念,而应该用“台湾同胞”的概念。因为“人民”是一个国家国民主体的概念,一个国家的国民不可能有两个主体。我们对台湾同胞,套用雷锋同志的话就是,...[详细]
时间:2010-01-01 15:18
查看:2175次
标签:张文木两个大局全球战略主权问题
尼赫鲁早年说过一句话,“印度如果不能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就必然销声匿迹。”这句话实际上反映了他对存在于世界地缘政治体系心脏海区的印度能否长期完整存在的不安和忧虑。印度国家动辄就得给...[详细]
时间:2009-03-01 12:49
查看:2151次
标签:张文木印度发展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形势判断
早期美国人的奋斗历史很值得中国人学习。欧洲人瞧不起早期的美国人,他们对美国充满了偏见。在不畏强权的斗争下,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英法霸权的阴影。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天中国一些人提出的“...[详细]
时间:2008-09-01 17:26
查看:3053次
标签:张文木强国之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今天我主要谈的是国家发展与国家战略能力问题。一共谈七个问题。
...[详细]
时间:2008-06-02 09:05
查看:6530次标签:张文木大国能力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