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张荣臣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政党民主的中西比较

    “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意即多数人的统治。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民主权”原则和“主权在民”学说,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理论,并成为资产阶级政党反...[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656次标签:张荣臣

  • “天花板”现象背后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要承认,干部制度改革与整个改革的形势与发展还不完全适应。 “干部”这个词是从日文当中照搬过来的,讲的就是骨干的意思。《中国共产党章程》里说的很清楚,党...[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621次标签:张荣臣

  • 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新的一年里,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锤炼思想道德,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1717次标签:张荣臣

  • 以扎实有效步骤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央办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提出明确要求。为什么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如何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张荣臣教授。...[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413次标签:张荣臣

  • 应然与实然——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本来是西方哲学史上所争论的理念与事实的关系。“应然”即应当如何,“实然”即实际如何。在党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个应然与实然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问...[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1052次标签:张荣臣

  • 党的群众基础不是一劳永逸的 要增强忧患意识

    编者按:苏联共产党的垮台,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苏共脱离了群众,丧失了人民的支持。与之对照,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经济组...[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578次标签:张荣臣

  • 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浙江嘉兴南湖,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1921年8月初的一天,参加中共党员一大的代表,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嘉兴,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64年4月5日,“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视察南湖,仔细察看纪念船后欣然题诗&...[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855次标签:张荣臣

  • 以制度创新推动干群良性互动

    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少数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构筑一个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模式。 1940年3月至7月,由陈嘉庚率领的南侨总会慰劳团回...[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270次标签:张荣臣

  • 特别关注:构建和谐社区 为和谐社会“奠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285次标签:张荣臣

  • 发展党员培育"党源" 专家认为夯实基础最重要

    年轻党员比例上升、党员知识层次提高,最新党员统计数据“亮点”多多,令人欣喜;党员发展工作不平衡,个别地方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不规范,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专家认为,有必要利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mda...[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4 查看:296次标签:张荣臣

  • 江苏盐城市村党组织书记“双强”工程调查

    ★背景与由来 “三子”党支部带来的震撼 盐城市是个农业大市,全市815万人口七成在农村。到2002年底,全市各村平均负债43万元,农民无负担村仅有16个。 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3 查看:383次标签:张荣臣

  • 社科学术研究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动力

    张志明、张荣臣、高新民在2004年第1期《河南社会科学》分别撰文指出,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从指导思想上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重大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成就,一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全党集体智慧的结...[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3 查看:373次标签:张荣臣

  • 北京市1200名党员干部聆听先进性教育报告

    昨天(2月1日)和前天,来自全市各区县、委办局、总公司、高校的1200多名党员干部,分别聆听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著名党建理论专家甄小英教授和中央党校党建部张荣臣教授所作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 这两场报告会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3 查看:286次标签:张荣臣

  •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与党的理论创新的双重推进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注定要被动挨打。一个民族是如此,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政党同样是如此。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发展,赢得未来。党的理论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拉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需要党的理论创新的支持。我们要努...[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3 查看:272次标签:张荣臣

  • 重视和消除党的最大危险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是专门就党的作风建设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怎样理解中央提...[详细]
    时间:2011-11-04 23:03 查看:532次标签:张荣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