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是否已经成为法治国家,不仅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是否坚持依法办事。也就是说,法治意识内在地包含了法律自觉。...[详细]
时间:2015-03-27 09:21
查看:1028次标签:李君如法治意识法治国家民主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而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清正的从政环境,就必须清理各种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要对那些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的党员干部当头棒喝:“圈子文化”不是共产党人的文化,必须痛加鞭挞,坚决抵制。...[详细]
时间:2015-03-24 09:12
查看:434次标签:李君如法治圈子文化净化政治生态“四个全面”
“圈子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法无天文化。用法治管圈子,才是正道。只要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把我国建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封建主义就没有了滋生的土壤,“圈子文化”就失去了蔓延的空间。...[详细]
时间:2015-03-03 09:55
查看:1586次标签:李君如圈子文化反腐败
在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决不能离开国情、离开经济发展的要求,抽象地空谈政治体制改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时候,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有坚定的决心,而且有一个大思路。...[详细]
时间:2015-02-10 13:57
查看:1031次标签:李君如体制改革协商民主
建构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不是要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要让人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认同中国。我们讲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就要让人家认同我们。...[详细]
时间:2015-01-20 09:41
查看:267次标签:李君如中国话语中华民族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协商民主发展起来的直接原因。从上面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看到,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与统一战线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从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方法中发展过来的。...[详细]
时间:2015-01-09 13:21
查看:2891次标签:李君如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中国特色协商民主
处理好中国故事与中国问题的关系,是说从讲中国故事开始,让更多的人听明白,听进去。离开感性讲理性,就只能陷入空洞的说教。联系感性讲理性,才能打动人。要在指导思想上明确讲故事是要帮人解疑释惑,讲故事要有问题意识。...[详细]
时间:2014-12-29 09:21
查看:388次标签:李君如国际话语体系五大关系中国故事
在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澄清的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详细]
时间:2014-11-10 13:37
查看:3313次标签:李君如法治全会决定
在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时,一要解决认识问题,二要解决实践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党和法治的关系这一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也就更加顺畅了。...[详细]
时间:2014-11-07 16:28
查看:3711次标签:法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四中全会李君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问题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明确的信号,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这个“正确而明确的信号”,就是在依法治国问题上,我们要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成功经验,但决不会照抄照搬西方那一套,而是坚...[详细]
时间:2014-11-07 09:29
查看:1759次标签:法治道路法治中国法治思维李君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及其提出的重要论述,既继承了历届党中央的改革思想,又具有新一届党中央的鲜明特色。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详细]
时间:2014-11-03 10:02
查看:1458次标签:习近平李君如全面深化改革
“长风破浪会有时”。新一轮改革的航船已经启程,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引领下,一定能够扬帆远航,到达胜利的彼岸。...[详细]
时间:2014-11-03 09:02
查看:599次
标签:改革思想科学发展观李君如习近平讲话
由于中国有过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式的协商民主传统,再加上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相对于竞争性的民主形式,中国人更习惯于比较和谐的协商民主形式。所以,协商民主在中...[详细]
时间:2014-09-15 09:41
查看:526次
标签:协商民主民主制度李君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了解这24个字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从而在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自然领悟过程中把它们内化于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做人干事、处世待人的“一定之规”。...[详细]
时间:2014-08-27 16:13
查看:1591次
标签:李君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基本路线现代化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就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要“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根据党的八大提出的“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可能迅速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详细]
时间:2014-08-27 09:23
查看:411次标签:李君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君如指出,这次近平同志在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讲话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讲到小平同志不仅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小平带来的影响,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他是从世界的高度来肯定小平的丰功伟绩。所以,小平同志无论他的战略也好,无论他的思想理论也好,...[详细]
时间:2014-08-23 21:03
查看:594次标签:李君如邓小平胆略伟人一代
党的十七大深刻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就能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就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4-08-22 14:40
查看:1863次标签:解放思想李君如真理标准问题
习近平同志十八大以来的系列讲话可以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对我们当前的工作和今后的发展,都有重要而直接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同志和以他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详细]
时间:2014-08-01 10:36
查看:4080次
标签:李君如马克思主义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朴实无华,没有八股说教的套话。这是《摆脱贫困》的一大特色。我们知道,世纪之交,形式主义悄然成风,以至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详细]
时间:2014-08-01 09:53
查看:1212次标签:李君如《摆脱贫困》
若留下经验,后人咀嚼;若留下教训,后人借鉴;若留下失误,后人避免。我亦断定此书会被人遗忘。”但是,我今天读完此书,得出的结论是:习近平的《摆脱贫困》,到现在还是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指导...[详细]
时间:2014-07-21 10:52
查看:874次
标签:摆脱贫困李君如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