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急速发展对知情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公民自身的权利意识也不断地觉醒,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行以来,对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的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详细]
时间:2014-11-15 09:22
查看:436次标签:依法治国信息公开法治中国
立法的民主化问题,建议把立法听证列入正式程序;提前公布草案,让广大公众了解和讨论提建议;给人大代表留出调查的时间,保证发言质量;小组发言讨论时,提倡辩论和提出不同意见;向媒体公开;建立健全档案制度,人大代表的表态、意见都要记录下来,实行终身负责制;反对部门保护...[详细]
时间:2014-11-15 09:21
查看:1644次标签:李步云公正司法法律监督依法治国
“要牢牢把握贯穿《决定》始终的一条红线,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始终坚守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在陕西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详细]
时间:2014-11-15 08:53
查看:922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中国法治思维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宪执政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的充分尊重。《决定》还将每年的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无疑会加深全民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解,会有力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详细]
时间:2014-11-15 08:43
查看:420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决定》从六个方面对建立依法行政体制、建设法治政府,做出了重要部署,依法行政体制就要做到“权责统一、权威高效”,法治政府则要做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详细]
时间:2014-11-15 08:40
查看:315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幅减少市县两级行政执法队伍”、“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让这位法学名家感到欣慰。“要进行政府的依法治理,首先要对机构和职能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从提高行政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的角度讲,也应该加强综合执法”。...[详细]
时间:2014-11-14 16:08
查看:863次标签:法学家依法治国国家治理
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包括城镇规划在内的各专业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经过人大立法程序通过,取得法律效力后才可实施。凡是对原有规划进行修改者,必须详细援引包括《城乡规划法》在内的具体条款为依据,并经过人大立法表决通过,任何人、任何机构在法外、法前进行的变...[详细]
时间:2014-11-14 14:49
查看:957次标签:新型城镇化依法治国发展规划
四中全会《决定》在三中全会描绘出司法体制改革蓝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检察机关要重点抓好下列检察改革任务的落实。...[详细]
时间:2014-11-14 14:19
查看:1350次标签: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检察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遵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多发期”,要把各个领域的治国方略依法落到实处,离不开党的领导...[详细]
时间:2014-11-14 14:19
查看:335次标签: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改革开放依法反腐
法治文化是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社会活动,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详细]
时间:2014-11-14 14:19
查看:407次标签: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些都对坚持共产党...[详细]
时间:2014-11-14 14:18
查看:1847次标签: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
打赢反腐败这场持久战,尤其离不开依法治国保驾护航。诚如有专家判断,“权力腐败实际上就是权力没有依法运行”。 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按照制度严肃查处,坚决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把握住这一逻辑,大力崇扬法治信仰,才能让风清气正的政治...[详细]
时间:2014-11-14 13:58
查看:589次标签:依法治国制度法治中国王贵洪
“法”如“利器”,要常磨常用,如果不经常使用,久而久之就会钝化、会生锈;“法治”亦是如此,如果光立法不“用法”,法律就会形同虚设,失去震慑力。...[详细]
时间:2014-11-14 13:52
查看:349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党的领导决定依法治国成败,决定中华民族的兴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二者必须结合。没有党的领导,中国势必陷于天下大乱;没有依法治国,中华民族难以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支配,党的领导也必将大打折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缺一不可,二者必须也是能够相统一的。...[详细]
时间:2014-11-14 13:18
查看:1286次标签:党的执政方式党的政策依法治国党的路线十八届四中全会
中国走向依法治国是治理体系的浩大变革,它不可能是休克式的,不能以巨大的社会代价作为成本,它必须是对中国人民福祉的促进。只有中国人自己才会对改革提出这样的高要求,只有长期执政的中共才会认真承担起对人民对国家的这一责任。...[详细]
时间:2014-11-14 13:17
查看:1467次标签:依法治国舆论十八届四中全会
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法治和改革是当今发展的两大主题,是当前的时代潮流,改革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进行,这样才能对改革形成保障。...[详细]
时间:2014-11-14 11:39
查看:379次标签: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法治体系依法治国
在“涉”改革险滩时,习近平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最前面。他既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还兼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以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组长职务,在多个层面驱动改革引擎。...[详细]
时间:2014-11-14 10:19
查看:1098次标签:习近平设计师全面深化改革《之江新语》依法治国
唯有通过完善法治才是治疗官场“三拍”顽疾的良药。从这点上说,高擎“依法治国”大旗,重构全民族的法治信仰,正是四中全会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详细]
时间:2014-11-14 10:17
查看:370次标签: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中国传统文化
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传递出坚决将依法依纪依规反腐进行到底、坚决将政治生态从严从紧的净化和再造进行到底、坚决将“零容忍”立场的反腐进行到底的强烈信号。
10月25日,吹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号角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仅1天,...[详细]
时间:2014-11-14 10:09
查看:305次标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法治屈辰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要确立两个理念,走出两种误区: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存在“要不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问题,更不...[详细]
时间:2014-11-14 09:50
查看:470次标签:依法治国依宪执政精神脉络马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