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理论与实践使命。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是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详细]
时间:2015-05-13 14:02
查看:503次标签:马克思主义韩庆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对治国理政实践加以分析概括而提升出来的。在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上,可运用战略思维,把“四个全面”置于“新三步走战略”框架中来把握其定性、定位与实质。...[详细]
时间:2015-05-06 13:27
查看:1846次标签:韩庆祥四个全面治国理政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注重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或事物的本质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或事物的本质之间的联系。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就是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工作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思维能力。...[详细]
时间:2015-04-24 09:58
查看:2308次标签:韩庆祥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家本领
当今我国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本质特征就是“表达诉求、矛盾突发、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攻坚克难”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问题倒逼改革”,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治国理政的突破口。...[详细]
时间:2015-04-07 14:35
查看:1012次标签:韩庆祥治国理政脉络与方略深化改革建构秩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全局和根本,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长远,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学习和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内涵,有必要从哲学角度来认识和把握。...[详细]
时间:2015-03-16 11:58
查看:1029次标签:韩庆祥四个全面哲学思考辩证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特别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来分析解决治国理政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详细]
时间:2015-03-03 10:16
查看:1434次标签:韩庆祥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其要义之一,就是要注重思想的力量,用思想的力量治国理政。有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思路,有好的思路,才会有宽广的发展大路。...[详细]
时间:2015-02-27 14:49
查看:2676次标签:韩庆祥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年伊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旨在使各级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本领,为做好“四个全面”提供哲学基础。其中,习...[详细]
时间:2015-02-06 13:49
查看:1324次
标签:韩庆祥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宣讲家评论
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时,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详细]
时间:2015-02-06 09:51
查看:1251次标签:韩庆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全面准确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正确看待西方的普世价值与价值观。首先,从字义表面来讲,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都是价值,而不是价值观。它们的策略是,首先让你接受这些价值(一般来说,大多数人是会接受而不会拒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合理吸收了其中一些“价值”...[详细]
时间:2015-02-05 13:43
查看:1728次标签:韩庆祥核心价值观精神世界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时发表重要讲话。其核心要义是:应使“四个全面”得到“哲学滋养”;“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把握“历史阶段新特点”;要“强化问题意识”,“积极化解矛盾”;“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在任何工作中...[详细]
时间:2015-02-03 13:28
查看:1984次标签:韩庆祥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强有力领导下,意识形态工作更加奋发有为,意识形态工作基础逐步巩固。但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有值得关注的苗头倾向,既有对中央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的模糊认识,也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又有意识形态载体问题的凸显,还有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围攻。...[详细]
时间:2015-01-14 16:32
查看:1310次标签:韩庆祥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理论务虚会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具有“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真抓实干,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对复杂的矛盾、问题的根本的精神状态或态度。...[详细]
时间:2015-01-05 09:12
查看:1076次标签:韩庆祥治国理政问题意识担当精神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整个社会,这里核心是处理好国家、市场、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又是对国家的治理,其实质是为治理国家公共权力提供现代化的制度模式。把这两个方面...[详细]
时间:2014-12-26 09:25
查看:4956次
标签:韩庆祥依法治国法治宣讲家评论
除了加强硬实力建设,还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文社科、新闻舆论等各个方面的软实力,都直接表现为话语权。因此,要把提高话语权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在全国营造良好的舆论和观念环境,使全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外部环境和国际话语权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详细]
时间:2014-12-17 09:42
查看:1240次标签:韩庆祥中国元素中国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要解决的总问题,也是根本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当民众表达诉求日趋增强而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时,就会发生利益矛盾,这就需要解决好稳定问题;这两大问题都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详细]
时间:2014-10-11 13:48
查看:1037次标签:国家治理治国理政韩庆祥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并全面开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这可谓“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起飞阶段。这一阶段的本质特征,就是“做大蛋糕”“组织动员”与“政府主导”。...[详细]
时间:2014-09-15 14:29
查看:1160次标签:新政韩庆祥新常态
要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一根本性或命运性问题,发挥好三个根本机制的作用,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必须实现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4-08-07 10:34
查看:1333次标签:机制目标改革韩庆祥
国内外敌对势力采取的斗争方式隐蔽巧妙,极具诱惑性和欺骗性。许多斗争是用文明、学术外衣设置政治陷阱,以文明、学术思想掩盖政治意图,让一些人甘愿上钩,不知不觉掉入陷阱。...[详细]
时间:2014-07-23 10:21
查看:2148次标签:中国共产党“新的伟大斗争”韩庆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使物质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阶段;能使注重物的发展转向注重人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径;能使注重发展速度转向注重发展质量,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详细]
时间:2014-07-15 10:02
查看:2263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韩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