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我国社会建设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学术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社会学的一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事关社会学能否有所成就。...[详细]
时间:2017-06-07 09:58
查看:378次标签:洪大用中国特色社会学为人民服务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17-06-05 09:17
查看:580次标签:何星亮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政策研究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意见》的出台,更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详细]
时间:2017-06-02 09:54
查看:753次标签:侯才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国际话语权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建立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上下大功夫。...[详细]
时间:2017-05-31 09:44
查看:764次标签:王伟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科院
中国方案不是某一种具体的制度体制模式,也绝不主张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但中国方案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玄思,不是一种说得通做不到的空想。...[详细]
时间:2017-05-25 13:48
查看:358次标签:辛鸣四个自信中国方案中国特色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一带一路”的百花园、顺风车,再到文明多样性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及全球治理体制的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等等。当这些理念越来越为世界所接纳、所认同、所追捧时,中国再一次当之无愧成为了“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详细]
时间:2017-05-24 13:24
查看:418次标签:辛鸣中国特色中国方案意识形态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的辩证统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尊重其现实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但又要向前看,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探索,揭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详细]
时间:2017-05-23 15:52
查看:1020次标签:郑又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得以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载体。很大程度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与气派,与其话语体系是相互表征的。...[详细]
时间:2017-05-22 13:51
查看:887次标签:陈祥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医改涉及人口规模之大、改革环节之多、面临问题之复杂,前所未有,我们必须依靠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依靠以往深化改革奠定的扎实基础,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性难题。...[详细]
时间:2017-05-19 09:15
查看:799次标签:庄宁医改健康中国中国特色
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7-05-18 16:58
查看:3513次
标签: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梦学术体系中国特色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的核心问题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着力突出其现实地理解、阐释、协调和引导人与世界关系的追求与导向。...[详细]
时间:2017-05-17 13:47
查看:1438次标签:冯鹏志中国特色哲学马克思主义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失去繁荣发展的基础,也失去繁荣发展的动力,更没有繁荣发展的正确目标。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详细]
时间:2017-05-17 13:45
查看:930次标签:韩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故事
从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大历史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历史也表明,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是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详细]
时间:2017-05-17 10:10
查看:895次标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信念
任何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都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详细]
时间:2017-05-17 09:57
查看:1044次标签:谢地坤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自信中国特色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详细]
时间:2017-05-17 09:54
查看:438次标签:韩震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
中国社科院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机制召集单位,会同国家有关部委成员单位,积极开展重大专题研究,连续四年举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为推动中国道路、中国学术、中国话语的研究和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详细]
时间:2017-05-17 09:52
查看:657次标签:马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充分体现出理论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详细]
时间:2017-05-17 09:47
查看:581次标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
学术成果评价是评价主体按照一定标准对学术成果所作出的学术价值评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成果评价是学术研究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学术成果评价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术研究倾向。...[详细]
时间:2017-05-17 09:09
查看:422次标签:叶继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但要能解决中国问题,还应对当代世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这也是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和优势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解决世界所面临...[详细]
时间:2017-05-17 09:04
查看:739次标签:韩震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中国方案
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围绕唱好“三台戏”,树导向、抓关键、厚基础、促改革,采取切实行动,扎实推进各方面的重点工作。...[详细]
时间:2017-05-16 10:35
查看:1098次标签:陈宝生高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