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器物的文化价值和教化功能,是中国工匠精神独特的价值追求。当代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务实、中华文明特色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有机结合。新时期培育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要借“双创”东风,使...[详细]
时间:2016-09-13 10:12
查看:1069次标签:马建堂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制造强国
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精髓是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指导企业全流程作业,在产品研发、制造、营销、销售与服务中兑现企业对用户价值承诺,要义是企业对用户的真诚,而非用户对企业的忠诚。...[详细]
时间:2016-09-13 10:02
查看:773次标签:胡昱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用户导向
改革的出发点在供给侧,即通过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改革的着力点是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和引领性。通过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产品为载体,以全生命为周期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最终持续提高我国经济健康程度。...[详细]
时间:2016-09-12 14:06
查看:1096次标签:孙鸿炜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制造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是市场用户对产品最终认可,减少无效供给,加强优质供给。市场是检验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的试金石,用户导向是制造业供给侧改革重要方向。...[详细]
时间:2016-09-12 13:25
查看:430次标签:供给侧改革制造业用户导向市场
张高丽强调,要着力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综合运用安全、环保、质量、能耗、产业政策等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过剩产能退出,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做好职工安置、债务处置和奖补资金...[详细]
时间:2016-09-09 21:03
查看:510次标签:张高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座谈会
告别以往不降低宏观税负水平、不削减政府支出的习惯性做法,转向主动通过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实施“三去一降一补”的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同时通过增加财政赤字与削减政府支出两种操作为减税“埋单”,已经演化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配置的新格局。...[详细]
时间:2016-09-07 10:18
查看:692次标签:高培勇供给侧改革宏观经济政策减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国广泛使用并付诸实践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等,是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阶段变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经济问题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式进行的准确概括,与西方经济学中一些概念字面相似,但在内涵上是迥然相异的...[详细]
时间:2016-09-01 14:00
查看:1655次标签:蔡昉供给侧改革西方供给学派经济新常态
在今年G20财金渠道的几次会议上,中国大力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路走红”。从中国的实践受到高度关注,到中国的改革建议逐步成为各国共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方案,在矫正市场扭曲、改善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受到充分肯定,被许多G20成员国认为是有效应对经济增长困...[详细]
时间:2016-08-30 16:53
查看:399次标签:供给侧改革G20财金渠道中国方案经济增长
中国现阶段在实践中,如果能将政府和市场之间更好地统一,就可以同时兼顾需求侧的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进一步完善经济制度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详细]
时间:2016-08-30 16:25
查看:2429次标签:刘伟中国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互为呼应。哪一侧的升级,都会带来另一侧或主动或被动的跟进。但总需要有一个跑在前面,发挥引领、召唤或者带动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6-08-26 13:11
查看:302次标签:毛同辉“中国制造”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
结构调整要“放手”让企业和市场去做,政府的作用不是“甩手”,而是要把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当作调结构的“抓手”。...[详细]
时间:2016-08-25 10:38
查看:954次标签:刘志彪供给侧改革政府制度创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大大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详细]
时间:2016-08-25 09:30
查看:336次标签:郭春丽供给侧改革经济新常态
未来一个时期,应围绕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供需结构错位两大问题,以消除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有效转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优先选择能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的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详细]
时间:2016-08-25 09:12
查看:565次标签:郭春丽供给侧改革新常态结构调整
应保持稳增长和去杠杆的平衡,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企业经营环境,逐步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消除经济泡沫化风险隐患。...[详细]
时间:2016-08-24 08:55
查看:609次标签:马雪娇去杠杆供给侧改革融资
我国产业升级必须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高起点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详细]
时间:2016-08-24 08:52
查看:430次标签:邱兆祥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新常态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遵循新常态的大逻辑,当前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只有把改善...[详细]
时间:2016-08-19 16:45
查看:885次
标签:李义平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中国经济
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提高其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持续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以消费扩容升级助推“去产能”和“去库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腾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有利于缓解PPI持续53个月负增长...[详细]
时间:2016-08-19 13:36
查看:1935次标签:宋洪远农产品农业结构供给侧改革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个大逻辑具有统领性和客观必然性,是当前经济发展之纲,对于推动发展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6-08-19 13:34
查看:741次标签:李义平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
去产能需要创新思路,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妥善处理各种棘手问题。政府管理部门要有为、善为,把去产能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契机,把我国通过持续投资积累的巨大产能转化为参与国际竞争和实现发展转型的优势。...[详细]
时间:2016-08-19 13:15
查看:480次标签:陈文玲去产能新思路供给侧改革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遵循新常态的大逻辑,当前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只有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才能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详细]
时间:2016-08-19 13:14
查看:1554次标签:李义平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