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将会是长期的,这是因为国内外敌对势力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还要顽强表现自己,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也同我们某些干部或是思想观念上同他们沆瀣一气,或是故作“开明派”,不守土、不负责,甚至助桀为虐有关。...[详细]
时间:2018-03-06 15:33
查看:1702次标签:梁柱意识形态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紧密结合, 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对构筑治国理政的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8-03-06 14:50
查看:1624次标签:秦强治国理政意识形态
我们要沿着正确道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新形势下的这些新特点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抓手团结、凝聚更多人来凝聚共识,又要以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维护意识形态...[详细]
时间:2018-03-06 14:49
查看:3434次标签:朱继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
我们要充分认清西方新闻观的政治实质,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同时,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着力提高信息报道和舆论引导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舆论支撑。...[详细]
时间:2018-03-06 14:00
查看:907次标签:许海新闻观新闻传播意识形态
2017年,主流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阵地意识不断强化,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批判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有甚嚣尘上之势,尤其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呈现出一些新动向,需要引起高度...[详细]
时间:2018-02-26 13:19
查看:1996次标签:黄楚新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安全
习近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种客观的社会效果,是不以创作者主观动机为转移的。在文艺领域深入持久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既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必然要求...[详细]
时间:2018-02-14 09:11
查看:900次标签:刘润为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变革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之前,唯心史观居于主导地位,其撇开人的社会性,“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研究长期陷于“神秘论”“机械论”“...[详细]
时间:2018-02-14 09:08
查看:1378次标签:宋月红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意识形态
“和平、发展”是人类的生存价值观。和平是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面对世界前途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平需要我们争取,更需要我们维护。和平创造了条件,发展是硬道理,世界各国要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详细]
时间:2018-02-13 10:32
查看:637次标签:冯建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既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向更高层次的演进,也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选择,而是那些作为帝国主义受害者的国家和人民的另一种选择,即在许多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对另外一种摆脱帝国主义奴役的发展道路的选择。...[详细]
时间:2018-02-13 10:02
查看:682次标签:武力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
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坚持唯物史观与翔实史实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原则,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历史,而且对于精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详细]
时间:2018-02-12 16:03
查看:1221次标签:龚云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意识形态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是对历史与现实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对我们认知现实与未来之间辩证关系具有当代启迪。...[详细]
时间:2018-02-12 14:55
查看:2872次标签: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是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法治是捍卫英雄荣光、弘扬浩然正气的利器。...[详细]
时间:2018-02-12 09:54
查看:1131次标签:杨建义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在于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把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制度文明因素有机融合,探索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兼顾扩大民主权利和集中行使权力,兼顾制度化和改革的活力。...[详细]
时间:2018-02-11 10:39
查看:739次标签:政治制度中西文化网络空间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以苏联为前车之鉴,铭记历史虚无主义导致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详细]
时间:2018-02-07 10:04
查看:2077次标签:历史虚无主义解放思想毛泽东思想意识形态
历史虚无主义逐渐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社会思潮,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被介绍或传入进来,这就难以避免地带来思想的多元化,产生某些与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相异的思想观点,从而使一些人对传统的历史观点产生了质疑,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详细]
时间:2018-02-02 15:31
查看:563次标签:罗平汉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意识形态
我们将坚定地站在意识形态的最前线,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准确把握价值导向,以首善标准,毫不含糊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突出刊物的政治性,努力建设稳固的可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详细]
时间:2018-01-26 14:15
查看:497次标签:意识形态政治意识理论创新
显然,这些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观念纳入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之后,必然会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地增强爱国意识,将爱国视为己任,并为此不断地付诸实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详细]
时间:2018-01-17 15:28
查看:1059次标签:尹传政传统文化意识形态
牢牢掌握解读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权:一在“破”,即解决“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问题,尤其是揭示西方话语背后的方法论谬误和政治意图;二在“立”,即建构“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宣传与阐释系统,尤其在“核心要素”、“世界意义”和“战略重点”等方面要有所突破。...[详细]
时间:2018-01-17 10:08
查看:1738次标签:唐爱军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霸权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之争是诱发冷战的根源,因此形成于冷战之中的思想、社会科学无不为意识形态权力服务,无不是追求以观念打败对手。两极对立的阵营是这样,在各自阵营内部也是如此,如哈耶克追求的就是“以观念打败观念”,即新自由主义打败凯恩斯主义。...[详细]
时间:2018-01-16 10:46
查看:1170次标签:杨光斌意识形态国家权力
意识形态之争是诱发冷战的根源,因此形成于冷战之中的思想、社会科学无不为意识形态权力服务,无不是追求以观念打败对手。两极对立的阵营是这样,在各自阵营内部也是如此,如哈耶克追求的就是“以观念打败观念”,即新自由主义打败凯恩斯主义。...[详细]
时间:2018-01-16 10:34
查看:1064次标签:杨光斌意识形态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