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新境界。...[详细]
时间:2017-10-11 09:13
查看:1751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又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这些制度,使中国制度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有效的机制,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根本制度保障。...[详细]
时间:2017-10-11 09:07
查看:714次标签:赵剑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不仅具有具体实践借鉴意义,而且具有一般性理论价值,从而丰富了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内涵。...[详细]
时间:2017-10-11 09:06
查看:842次标签:郑长忠“7·26”重要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
增强忧患意识,贵在付诸实践。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要多些敬畏、多些坚守、多些担当,让忧患意识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融入实践,真正贯彻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详细]
时间:2017-10-11 09:01
查看:564次标签:肖伟光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作风正党。优良作风有着强大的人格力量,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以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党风政风发生根本性变化;聚焦“四风”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详细]
时间:2017-10-10 10:26
查看:564次标签:李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实践证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严字当头,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把自己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就能当好“主心骨”,做好“领头人”,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详细]
时间:2017-10-10 09:08
查看:462次标签: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倡导的“一带一路”得到100多个国家的响应,亚投行有90多个国家加入或准备加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G20杭州模式等在世界上成为广泛共识,在全球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引领中国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讲好“中国故...[详细]
时间:2017-10-10 08:55
查看:2017次标签:李志军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主席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这一要求,是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一个重要落点,鼓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详细]
时间:2017-10-09 14:40
查看:807次标签:龚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
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把握到位、思考透彻、对策正确,就能在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胜利。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国家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集中而成的整体性、本质性、关键性问题。思考于当下,指向于未来,有现实依据,又不...[详细]
时间:2017-10-09 13:20
查看:400次标签:颜晓峰理论创新重大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详细]
时间:2017-10-02 09:57
查看:2396次标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四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已经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详细]
时间:2017-10-02 09:32
查看:852次标签:黄一兵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详细]
时间:2017-10-01 08:36
查看:6804次
标签:颜晓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26重要讲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主体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认识论,着力回答解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坚持把握全面、突出重点的统筹辩证法,推动中国特色...[详细]
时间:2017-09-30 16:16
查看:1567次
标签:颜晓峰实践认识论矛盾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中国会变得更加强大,就像中国谚语所比喻的,“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是否给世界带来好运呢?是的,“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4年前,习近平就已经对世界如是说。...[详细]
时间:2017-09-30 10:15
查看:723次标签:杨凯十月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的同时,强调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详细]
时间:2017-09-30 10:11
查看:709次标签:李洪峰党的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深刻启迪。我们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详细]
时间:2017-09-29 15:48
查看:1666次标签:刘奇葆十月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
我们现在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基本国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是说要超越初级阶段,而是初级阶段其中的一个部分。...[详细]
时间:2017-09-29 11:27
查看:1398次标签:李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26”重要讲话四个自信
我们现在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基本国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是说要超越初级阶段,而是初级阶段其中的一个部分。...[详细]
时间:2017-09-29 10:51
查看:1867次标签:李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全面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固然与当时救亡图存的严峻形势直接相关,但也与当时中国处于急剧社会变革时期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敌视态度有直接的关系。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专制王朝,中国进入了对传统思想理论进行全面清算的时期。...[详细]
时间:2017-09-29 10:14
查看:1620次标签:江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八千多万党员、四百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详细]
时间:2017-09-29 09:20
查看:983次标签:刘志辉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