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延续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脉,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守护中华瑰宝,赓续中华文脉,是中华儿女的崇高责任与使命。...[详细]
时间:2024-08-12 15:08
查看:195次标签: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武夷山下、九曲溪畔。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徜徉在朱熹园,他郑重地说:“如果没有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现在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详细]
时间:2024-08-08 10:27
查看:92次标签:文脉华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文明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河街考察。在观看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后,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详细]
时间:2024-08-05 08:35
查看:88次标签: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华文明文化传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北京中轴线,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发展的城市空间,是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一宝贵遗产,浓缩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世界城市规划史和中华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24-08-02 14:50
查看:110次标签:北京中轴线中华文明城市规划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发展的城市空间,是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一宝贵遗产,浓缩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世界城市规划史和中华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24-08-02 14:50
查看:145次标签:北京中轴线中华文明城市规划历史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入系统阐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详细]
时间:2024-08-02 14:34
查看:2511次
标签:蒙曼中华文明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和长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详细]
时间:2024-07-30 16:20
查看:347次标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新时代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要求。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详细]
时间:2024-07-30 16:16
查看:423次标签: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要求。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详细]
时间:2024-07-30 16:16
查看:109次标签: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实践证明,在千百年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黄河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基因,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怀智慧,激荡着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磅礴力量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源泉。...[详细]
时间:2024-07-30 14:11
查看:278次标签:黄河文化中华文明黄河文化遗产
实践证明,在千百年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黄河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基因,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怀智慧,激荡着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磅礴力量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源泉。...[详细]
时间:2024-07-30 14:11
查看:184次标签:黄河文化中华文明黄河文化遗产
近年来,宋明理学研究成果丰富,不少研究逐步突破了单一的哲学研究关切,凸显了越发开阔的文化研究视野,更为全面地展现了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详细]
时间:2024-07-29 13:58
查看:219次标签:宋明理学文化研究中华文明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要以动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深入探讨其生成与发展、嬗变与调适、淬炼与升华的过程。...[详细]
时间:2024-07-29 13:56
查看:288次标签:中华文明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故鼎新,集中展现了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也是唯物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核心之所在。...[详细]
时间:2024-07-29 13:52
查看:476次标签:中华文明革故鼎新精神特质时代价值
横亘在中国大地上的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蜿蜒盘踞的巨龙,见证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辉煌历史。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两千多年来,长城内外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详细]
时间:2024-07-24 15:54
查看:644次标签:中华文明民族团结贸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讲信修睦”“协和万邦”“天下太平”等文化理念,形成了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优良传统。...[详细]
时间:2024-07-12 09:57
查看:967次标签:中华文明和平性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敦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详细]
时间:2024-07-01 14:59
查看:177次标签:中华文明文化遗产和平共处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详细]
时间:2024-07-01 14:21
查看:515次标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历史连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章合为时而著”,哲学社会科学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详细]
时间:2024-06-27 10:36
查看:204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强国
大运河,一部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她在地理意义上联通南北,从精神层面贯穿古今,绵延成数千年的中国文脉,生动诠释和有力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详细]
时间:2024-06-24 16:11
查看:122次标签:第一视点之江评大运河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