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有着更为具体的战略支撑,即“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外界分析,这无疑是从中亚、南亚两个方向上串起中国与周边利益的纽带,把中国的发展与各国的战略需求对接。...[详细]
时间:2014-10-13 11:01
查看:642次标签:习近平外交务实新型大国关系
在建构中国形象时,如果永远只是对西方既有形象的模仿和求同,我们注定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回首历史,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并未走上“盲目模仿西方”的歧路,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主、拒绝依附的鲜明特色,然而,以此观之,中国的国际形象传播却似乎依旧任重道远。...[详细]
时间:2014-10-09 08:54
查看:1188次标签:习近平外交理念
新时期我国经济外交应坚持“顺大势、借大势、造大势、行大事”的方针,顺新一轮全球化深入发展之势,借新兴经济体力量上升之势,造中国快速发展是全球各国之福之势,行创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利...[详细]
时间:2014-10-01 09:55
查看:4784次
标签:方略中国大国外交时期
对发达国家致力于建立利益共同体,对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命运共同体,对周边国家致力于亲、诚、惠、容,对美国追求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外在和平与内在安全,是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为此,中国外交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详细]
时间:2014-09-22 09:15
查看:1225次标签:中国外交世界意义
“中国的友好邻邦塔吉克斯坦有‘高山之国’的美称。层峦叠嶂、奇峰林立的帕米尔高原,是雄鹰展翅翱翔的地方。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仁者乐山。’这样一个雄壮多山的国度,人民宁静而有内涵,令人神往。”...[详细]
时间:2014-09-19 13:32
查看:782次标签:习近平共识外交周边
随着人类文明化程度的提高和外交活动中文化内涵的增多,到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中的权力运作方式从威逼、利诱型的硬权力,转向吸引、劝服型的软权力。“在权力方式转换的背景下,文化外交作为国际间符号竞争和信息博弈的实践载体,成为继政治外交、经济外...[详细]
时间:2014-09-12 14:15
查看:1322次标签:中国外交文化
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除了对关系本国命运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正确的方针、策略进行宏观指导外,邓小平以他特有的机智幽默、乐观诙谐,在亲自参与和处理的许多外事活动中总是能...[详细]
时间:2014-08-22 09:42
查看:2026次
标签:邓小平外交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加强同金砖国家和拉美国家合作是新时期中国外交一个重点方向。习近平主席此访旨在提振国际社会对新兴市场国家信心,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和互利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详细]
时间:2014-08-06 13:47
查看:966次标签:王毅外交全方位
《今日美国报》记者通过分析奥巴马这几年的通话记录,总结出最令奥巴马纠结的外交争端、最值得他信赖的盟国领导人以及美国与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演变。...[详细]
时间:2014-07-31 13:24
查看:732次标签:奥巴马外交美国通话记录
实质上,李鸿章一生中外交行为的对与错,根源在于“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和戎”。为了内部而对外“和戎”,为了稳住阵脚而对外妥协,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不少先例。...[详细]
时间:2014-07-15 13:16
查看:778次标签:李鸿章弱国外交
五项原则在指导国家关系,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关系发展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和丰富它的内涵。...[详细]
时间:2014-07-01 10:00
查看:1515次标签:中国外交核心实践
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外交和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家间关系、以互利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详细]
时间:2014-06-30 09:11
查看:525次标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实质。维护国家利益是一切外交活动的最高原则和最终归宿,政党外交也不例外。处于国际交往中的政党,仍然具有利益表达的功能,但此时所表达和整合的利益已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或是一个集团自身的利益,而是代表着所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详细]
时间:2014-06-25 14:49
查看:1913次标签: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经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一方面要更加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另一方面就是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意识形态阵地是国家...[详细]
时间:2014-06-24 09:05
查看:1031次
标签:李捷民主政治意识形态外交党建
中国职能部门对欧亚外交曾有过“一个轴心(俄罗斯),两个支点(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的政策设计。但事实表明,乌克兰无法实现其作为一个战略支点的基本功能。...[详细]
时间:2014-05-28 10:26
查看:1939次标签:中亚中国外交轴心
中国外交转型,大家讨论了很多,但很少有人讨论中国外交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一直不是改革的对象。大家对文革期间的外交似乎比较认可,改革开放后,外交没有进入改革范围。周边外交工作会议后,大家关心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等,对外交体制的变化就比较少。...[详细]
时间:2014-05-26 13:54
查看:871次标签:中国外交改革
外交不只是“高大上”,还需要体现对公民个体的负责与关切。事实上,李克强此前多次就失联的马航客机表示“揪心”。他进而谈到,民生就是要让民众的基本生活有保障,特别是人民的生命财产要有安全保障。...[详细]
时间:2014-05-12 08:48
查看:397次标签:李克强领事民生外交
当前国际秩序存在事实上的不公平、不公正,这不仅体现在国际政治领域仍然存在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也体现在发展领域里的南北贫富分化及由此带来的南北矛盾的不断增多。...[详细]
时间:2014-05-08 14:16
查看:1041次标签:新思维外交国际责任
历史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却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而鸦片战争以来百多年间战火兵燹,内忧外患,令所有华夏子孙对战争苦难刻骨铭心。
...[详细]
时间:2014-04-30 09:59
查看:1060次标签:习近平外交和平理念
中共关于建交的原则是否会被美国接受呢?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彻底的反帝国主义的性质,使得帝国主义者极为仇视这个革命,竭尽全力地帮助国民党……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详细]
时间:2014-04-17 15:05
查看:4738次标签:毛泽东外交形势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