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史诗”曾经是为众多中外学者接受的一个命题,但它同时也引起了相当程度的争议,反对该说法的学者认为,古代诗歌中一些主题严肃、风格崇高并凝聚了民族精神的作品同样属于“史诗”范畴。在以往的讨论中,论争的焦点在于对“史诗”这一诞生于西方古典语境中的文类内涵的理解...[详细]
时间:2022-01-10 16:05
查看:340次标签:王蓓多元一体中华文化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嘱托,是人民的期待。时代和历史的召唤在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中回荡,文艺战线正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地迈向新征程。...[详细]
时间:2022-01-07 09:04
查看:618次标签:中华文化文艺工作文艺事业新时代文艺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详细]
时间:2021-12-27 15:08
查看:737次标签:徐佳中华文化文艺作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详细]
时间:2021-12-27 14:26
查看:2091次
标签:黄深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华文化中国精神
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正式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25日给国家话剧院的艺术家回信,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详细]
时间:2021-12-27 09:45
查看:552次
标签:曹建明文艺中华文化
不同的文明类型共同存在技术、制度、文化三个基本的属性维度。纵观人类历史出现的各种文明形态,都是在这三个维度上有所侧重;任何一种历史上相对繁荣的文明,都在这三个维度上相互均衡,从而得以应对各种复杂的风险挑战。中华文明恰恰是技术、制度、文化长期均衡的文明,使其成为...[详细]
时间:2021-12-14 16:39
查看:528次标签:人类文明人类新文明体系中华文化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做出重大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详细]
时间:2021-11-30 15:15
查看:984次标签: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网络空间为对外文化传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对外文化传播是一个多主体、多方面、多层级的复杂过程,加强中华文化在网络空间的对外传播,需要从宏观上注意把握好五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详细]
时间:2021-11-25 14:57
查看:442次标签:网络空间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广安门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当时新开辟的外城七门之一。明代中期,北京城已经形成“帝都所在,万国梯航,鳞次毕集”和“京师铺户,多四方辏集之人”的局面。嘉靖年间,为了保卫京城安全,明王朝计划在内城的外围周圈修筑外城城垣,使北京城垣平面形成回字形格局。由于耗费巨大,...[详细]
时间:2021-11-18 15:35
查看:1019次标签:广安门宣南文化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不仅可以为提高国际话语权提供丰富的话语资源,而且可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勇气和智慧,并从文化上解构西方中心主义,推动构建话语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通过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表达中国特色,把“姓社姓资”的生硬意识形态对立还原或者转化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详细]
时间:2021-11-05 15:07
查看:818次标签:中华文化话语权中国特色中国故事
2021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详细]
时间:2021-10-25 09:14
查看:6282次标签:王克修中华文化中华文明
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详细]
时间:2021-08-13 09:24
查看:340次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
中国共产党以团结为旗帜,视团结为生命线,“团结就是力量”的朴素话语蕴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带领中华儿女大团结摆到重要位置,汇聚了浩浩荡荡的磅礴力量。...[详细]
时间:2021-08-10 14:42
查看:383次标签: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展现新时代我国国家形象的题中之义。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应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积极推进经济贸易交流、构建多元化的全球合作平台、创新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多角度、全方位地彰显中国担当、传递中国...[详细]
时间:2021-07-14 10:14
查看:1846次标签:中华文化中国故事对外传播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详细]
时间:2021-06-16 09:38
查看:569次标签:李潇君中华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
节日是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与平常日子互相穿插协调,一弛一张,共同决定着日常生活的节奏。唐代端午节是在继承前代端午节习俗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结果,对于端午节的传播和传承产生了重要...[详细]
时间:2021-06-11 17:00
查看:1790次
标签:张勃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唐代
“‘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推进‘一个工程、七大体系’。”在今日召开的文化和旅游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旅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永新如是表示。...[详细]
时间:2021-06-03 09:08
查看:294次标签:文旅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现代文旅市场体系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详细]
时间:2021-05-18 13:10
查看:312次标签:习近平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沟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详细]
时间:2021-05-11 09:44
查看:611次标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和平发展对外交流
中华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接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视野中观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为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作出宏观考量与微观研究...[详细]
时间:2021-04-22 15:17
查看:937次标签: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