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详细]
时间:2023-08-10 14:14
查看:301次标签: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
“精准扶贫”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详细]
时间:2023-08-10 11:02
查看:191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人民的国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当代中国学术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站稳人...[详细]
时间:2023-08-10 10:31
查看:229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详细]
时间:2023-08-09 10:21
查看:245次标签: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我们需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那就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及其生成之道?这一追问引导我们思考孔夫子和马克思,思考古今中西,思考中国与世界。...[详细]
时间:2023-08-08 16:29
查看:227次标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新时代青年可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厚植历史思维和大历史观、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努力提升个人精神品格四个方面着力实现自信自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多彩...[详细]
时间:2023-08-08 15:27
查看:1186次标签:新时代青年自信自立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加快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几大功能,即政治功能、育人功能、研究宣传功能、思想引领功能。这几大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关系到能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支...[详细]
时间:2023-08-08 13:43
查看:254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政治功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代文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其中有一些是针对当代文艺创作实践,作了深刻的分析阐述,并寄予了殷切希望;也有一些是针对当代文艺理论与评论,明确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高要求。...[详细]
时间:2023-08-07 10:52
查看:183次标签:文艺马克思主义当代文艺创新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与过去全然不同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增强文化自信显得愈发重要。...[详细]
时间:2023-08-03 10:35
查看:150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详细]
时间:2023-08-02 10:35
查看:623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在新时代的伟大理论创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学习贯彻党的这一创新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基层宣传工作,打通“理论掌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详细]
时间:2023-08-01 11:27
查看:281次标签: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生动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要求。...[详细]
时间:2023-07-27 14:29
查看:2204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理论创新与人民创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详细]
时间:2023-07-25 13:24
查看:29647次
标签:人民群众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人民首创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随着客观历史的发展,它将越来越丰富并得到新的发展。...[详细]
时间:2023-07-24 09:49
查看:411次标签:唯物史观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
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指引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详细]
时间:2023-07-24 09:21
查看:296次标签:“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
不忘本来,也要吸收外来。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华民族是一个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详细]
时间:2023-07-21 09:03
查看:207次标签:党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近日,习主席在视察东部战区机关时强调,要坚持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军事问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详细]
时间:2023-07-19 09:41
查看:528次标签:政治高度军事问题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详细]
时间:2023-07-18 08:43
查看:258次标签: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再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详细]
时间:2023-07-17 16:03
查看:546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思想引领
近代以来,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纷纷响应,带动了通县民众参与其中;抗日战争期间,通县人民保家卫国、奋起抗战、抢救伤员、支援前线;解放战争打响后,通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掀起了大参军和大支前的热潮,奋勇担当起支援全国主战场...[详细]
时间:2023-07-13 15:29
查看:664次标签:京杭大运河红色故事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