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深植根于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之中,以总结实践经验、凝结实践智慧、提炼实践真知为己任,以指明实践方向、引领实践发展、拓展实践成就为追求,既从实践中吸取丰富养料,又被实践赋予充分的真理性与科学性。...[详细]
时间:2016-06-15 11:01
查看:1061次标签:治国理政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以其科学的理论主张和社会实践,集中了全国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6-06-15 08:48
查看:1383次标签: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能力从严治党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宏伟的目标、光荣的使命,召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夺取新胜利、书写新辉煌。...[详细]
时间:2016-06-14 13:15
查看:1066次标签:依法治国十八大述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顾9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战胜风险、力挽狂澜的实践,我们有理由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详细]
时间:2016-06-14 09:08
查看:1415次标签:欧阳淞建党95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选择的结果,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者、理论的建构者、制度的维护者,人民主体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详细]
时间:2016-06-08 13:35
查看:1353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凝聚力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引导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详细]
时间:2016-06-08 10:35
查看:1025次标签:王伟光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展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深入,随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展开,中国共产党以民族振兴大业为近期奋斗目标,必定能更加坚定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共产主义的方向推进。...[详细]
时间:2016-06-06 15:03
查看:2825次标签:刘书林共产主义两学一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灵魂和主线,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和主线,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六项基本原则”三位一体系统构建,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指南。...[详细]
时间:2016-06-06 10:01
查看:1319次标签:李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十三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多个重要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既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详细]
时间:2016-06-03 18:57
查看:973次
标签:王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系列讲话核心要义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详细]
时间:2016-06-02 15:55
查看:1100次标签: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政治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详细]
时间:2016-06-02 14:56
查看:834次标签:习近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他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总书记的这次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全国引...[详细]
时间:2016-06-02 10:30
查看:1641次
标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要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总任务都是为了实现现代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推进制度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规划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有效完成总任务的系统安排。...[详细]
时间:2016-06-02 09:20
查看:950次标签:郭广银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
治国理政的历史逻辑由构成治国理政史的诸多要素,如经济要素、政治要素、文化要素、社会要素等综合作用形成,影响和制约着治国理政的方式与走向;治国理政的时代逻辑由当代国家治理的潮流和趋势所决定,涉及制度建构、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治国理政基本准则。治国理政既要依...[详细]
时间:2016-06-01 10:25
查看:288次标签:颜晓峰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
治国理政作为一种系统、复杂、宏大的国家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不能无视理论逻辑。同时,治国理政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实践中,体现在提高治理成效、推动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具体行动上,理论逻辑要服务于实践逻辑。...[详细]
时间:2016-06-01 09:33
查看:1150次标签:颜晓峰治国理政新形势下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这是时代的使命,也是时代的重托。...[详细]
时间:2016-05-31 15:47
查看:1117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
无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某个专业的研究,还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只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主体,就承担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历史使命。...[详细]
时间:2016-05-30 13:55
查看:884次标签:陈先达哲学社会科学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服从”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的核心是全党服从中央,它的基础是少数服从多数。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必须严格执行这几条。否则,形成不了一个战斗的集体,也就没有资格当先锋队。”党的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只有自觉坚持和维护“四个服从”,才能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详细]
时间:2016-05-30 13:38
查看:1023次标签:民主集中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服从党章
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无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某个专业的研究,还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只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主体,就承担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历...[详细]
时间:2016-05-30 09:34
查看:738次标签:陈先达哲学社会科学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创新,既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指导意义。...[详细]
时间:2016-05-25 14:39
查看:1102次标签:袁曙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习近平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