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遗址中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清晰地展现了豫东这一文化通衢在考古学文化中的融合发展过程,见证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进程。...[详细]
时间:2024-05-29 14:21
查看:193次标签:中华文明王庄遗址考古学
敦煌是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具有标本意义。敦煌的环境艰苦,人口较少。在古代,人就是生产力,敦煌这个人口较少的西北边缘之地绝不会是最富庶的地方,但它却成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造就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文明,值得我们深思。...[详细]
时间:2024-05-22 14:03
查看:190次标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敦煌研究中华文明
上山文化,正是我们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实证,表现出令人肃然起敬的创新性,也是长江流域连续性文明起源进程的重要起点。...[详细]
时间:2024-05-21 13:32
查看:189次标签:习近平文化思想浙江上山文化中华文明
两个多月前,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遥遥望去,新馆造型颇具巧思——鼎形的建筑矗立水畔,古铜色的大门,青铜饰面为幕墙,“大邑商”仿佛从3000年前款款走来。...[详细]
时间:2024-05-21 09:25
查看:126次标签:文脉弦歌殷墟博物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国内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走进当地博物馆,了解馆藏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情况,对博物馆建...[详细]
时间:2024-05-20 16:50
查看:127次标签:看图学习中华文明博物馆中华文脉
你在博物馆见过的最震撼的一件文物是什么?后母戊鼎、青铜神树、越王勾践剑……悠悠文脉和辽阔土地留给我们数不清的博物馆典藏,每一件都是“网红”潜力股,每一件都在用昂扬的姿态告诉世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从何而来?从炎黄来,从夏商周来,从秦汉唐宋来,从红色奋斗...[详细]
时间:2024-05-20 13:37
查看:102次标签:博物致知博物馆文物中华文明
文化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和传承延续性,尽管中华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但其深层特质和基因始终传承延续。只有从文明的视角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才能抓住根本、贯通源流。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提供了重要视角。中国...[详细]
时间:2024-05-17 16:47
查看:269次标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他强调,希望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详细]
时间:2024-05-17 15:45
查看:394次
标签:付云长城文化中华文明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详细]
时间:2024-05-15 16:20
查看:159次标签:盛世修文中华文明文化文明
唯其如此,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详细]
时间:2024-05-14 16:17
查看:641次标签:文化遗产长城中华文明
从历史上看,现代文明就是和现代社会发展或现代化相生相随的。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现代文明兴起和演进的过程。...[详细]
时间:2024-05-11 13:18
查看:213次标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个结合”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其中充溢着丰富的“安全”思想、“安全”理念,为作为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丰厚的文明滋养。...[详细]
时间:2024-05-09 15:31
查看:375次标签:中华文明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地时间5月7日,应法国总统马克龙特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巴黎赴法国西南部上比利牛斯省访问。...[详细]
时间:2024-05-08 11:27
查看:144次标签:中法元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详细]
时间:2024-04-26 11:04
查看:309次标签:文物文化遗产中华文明历史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详细]
时间:2024-04-26 11:04
查看:160次标签:文物文化遗产中华文明历史
2024年第4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施郑言文章《熔古铸今蔚为宝——深刻理解“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章认为,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首先要探寻源头之水、触摸传承之流、深耕积淀之海,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继承;其次要立传承历史文化之心、聚...[详细]
时间:2024-04-25 11:05
查看:101次标签:文物文化遗产中华文明施郑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自中华文明走出其诞生的疆域,就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与密切关注,由此形成的海外有关中国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详细]
时间:2024-04-24 17:01
查看:157次标签:中华文明世界中国学文明交流互鉴
在世界学术发展史中,海外的中华文明研究、中国研究是一门历史悠久、传承不断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社会、中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海外中国学、中国研究,既应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还应研究现代中国,研究中国和平发展的...[详细]
时间:2024-04-24 16:58
查看:146次标签:海外中国学汉学中国之治中华文明国际传播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作为原生文明的自立之道。从近代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特别是19世纪中叶中国被卷入世界体系之后的西学东渐,到新时代蓬勃开展的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这一历程证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事业重要的新进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详细]
时间:2024-04-24 15:34
查看:352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深入思考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命题,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大视野中深谋远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详细]
时间:2024-04-18 15:43
查看:408次标签:历史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