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七七事变”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全面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著名论断。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进步势...[详细]
    时间:2020-07-01 13:55 查看:978次标签:“七七事变”民主政治建设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 击退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全面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著名论断。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进步势...[详细]
    时间:2020-07-01 13:53 查看:3262次标签:“七七事变”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铭记历史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原则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全面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著名论断。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进步势...[详细]
    时间:2020-07-01 13:51 查看:4597次标签:“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铭记历史

  • 革命圣地延安:窑洞之光明初心

    初夏,陕北最好的时节。红艳艳的太阳照耀宝塔山,远处的山头上有人唱起了信天游:“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歌声响彻云霄,将人的思绪拉回狂风暴雨的年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落脚陕...[详细]
    时间:2020-07-01 13:47 查看:2177次标签:“七七事变”革命圣地延安窑洞之光

  • 井冈英烈的红色家书

    南征北战,卢德铭时刻牵挂着家人,留下一封封“行军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情的渴望:“我不是不怀念家庭,其实我也想念父母及兄嫂侄儿等……在梦中我曾发呓语,呼喊权一(卢德铭的大侄子)、少南(卢德铭的小侄子)。醒来时同志们笑我说,参谋长还在思乡呢!”此时未婚妻瑞勤...[详细]
    时间:2020-07-01 13:44 查看:1092次标签:“七七事变”红色家书井冈山革命先烈

  • 辗转西迁:周恩来在1938

    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11月20日,“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军政机关随之一路西迁。与此同时,肩负着党中央的重托,周恩来于1937年底从延安来到武汉,继续同国民党谈...[详细]
    时间:2020-07-01 13:42 查看:645次标签:“七七事变”周恩来西迁

  • 七七枪声——难止侵华脚步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但是,掀起这场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从一开始就否认战争的侵略性质。日军为推卸挑起卢沟桥事变的责任,特别制造了一个谁放“第一枪”的悬案,纠缠这个问题,目的在于说明:只要不是日本人放的“第一枪”,那么“第一枪”的射击...[详细]
    时间:2020-07-01 10:34 查看:842次标签:“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抗战精神

  • “西安事变”之外的杨虎城

    公元1908年,一名叫杨怀福的农民因参加反清组织“哥老会”,被清政府在西安绞杀,他不满15岁的儿子独自用手推车一步一步地推了两天,将他的遗体才推回了100多公里外的蒲城老家。因为贫穷,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老人的遗体才得以下葬。也许就是这次不寻常的人生变故,使得这...[详细]
    时间:2020-07-01 10:31 查看:961次标签:“七七事变”杨虎城抗战精神

  • 七七事变爆发后延安如何纪念建军十周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延安各界举行群众大会,声援平津抗战将士,敦促国民党立即下定抗战决心,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延安迎来了八一建军节纪念日。为了突出国共合作抗战,陕甘宁边区将每年都举行的庆祝建军节运动会改为“抗战动员运动会”。8月1日下午,在延安南门公共体育...[详细]
    时间:2020-07-01 10:29 查看:430次标签:“七七事变”延安建军

  • 用事件建筑纪念抗战史

    用事件建筑来纪念一个民族的抗战,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记载下经典战役后面的英烈面孔不仅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展现,更体现民族精神“肌肤”的特殊光彩。抗战,值得国人肯定的精神和思想到底是什么,这尽管该是史学家回答的问题,但建筑上留下的斑驳影像让不容置疑的真相扑面而来,竖...[详细]
    时间:2020-07-01 10:27 查看:408次标签:“七七事变”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抗战史

  • 从影视到文旅让西南联大精神与年轻人深度连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相继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被迫南迁,次年辗转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师生穿越战火,以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和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8年间培养了3882名学生,其中2人后来成为诺...[详细]
    时间:2020-07-01 10:22 查看:457次标签:“七七事变”西南联大精神影视文旅

  •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与建设

    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三个文化带”的发展目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便是其中之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是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构成。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进行科学研究、保护与利用,无疑具有重要影响与深远意义。...[详细]
    时间:2020-07-01 10:17 查看:338次标签:“七七事变”抗战精神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激活文化遗产 助力脱贫攻坚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太昊陵、平粮台、弦歌台、画卦台、时庄遗址……众多的文物古迹不断印证其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还是国家文物局定点帮扶脱贫的对象。如何利用其先天的文物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地方相关部门与国家文物局勠力同...[详细]
    时间:2020-07-01 10:12 查看:368次标签:“七七事变”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文化遗产

  •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维护和平——纪念“七七事变”爆发83周年

    1937年7月7日,这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宛平城的枪声拉开了中国人民奋起反击、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在“七七事变”爆...[详细]
    时间:2020-07-01 08:37 查看:1828次
    标签:“七七事变”以史为鉴维护和平中华民族抗战精神

  • 【读史忆人 典故】人心定成败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中共中央在向全国发出抗战号召的同时,还就如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毛泽东指出要“确定游击战争担负战略任务的一方面,使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配合起来”。1937年8月,中共召开洛川会议,“以满腔的热忱向中国国民党...[详细]
    时间:2020-06-30 15:44 查看:427次标签:“七七事变”抗战精神全面抗战

  • “以史为鉴,让悲剧不再重演”

    近日,一本收录了由侵华日军记录的在中国多地实施毒气战作战报告的资料集《迫击第五大队毒气战相关资料》,由日本不二出版社在东京出版发行。该资料集不仅包含了中日史学界发现的第一份由侵华日军毒气部队——迫击第五大队自己记录的在中国多地使用毒气弹的一手报告影印版,还包含...[详细]
    时间:2020-06-30 15:40 查看:550次标签:“七七事变”以史为鉴抗战精神

  • 捍卫用鲜血换来的和平

    1931、1937、1945……这些年份,像一道道烙印,深深刻在我们的记忆中。它们是沉重的,因为背负着民族屈辱和巨大牺牲;它们又是光辉的,因为昭示着伟大胜利和民族复兴。“东北危急”“华北危急”……民族危亡时刻,中国人民毅然打响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反侵略战争。...[详细]
    时间:2020-06-30 15:37 查看:477次标签:“七七事变”抗战精神和平

  • 从苦难走向辉煌

    庄严的残历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巨大苦难;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天际,宣示着这个民族的铮铮誓言。“九一八”,中国人民永不忘记。88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烧到五指山下...[详细]
    时间:2020-06-30 15:33 查看:451次标签:“七七事变”抗战精神苦难

  • 七七事变,周恩来在上海

    1937年7月7日,周恩来飞抵上海(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是夜,卢沟桥事变。13日(或14日),周恩来、博古、林伯渠由上海前往庐山。这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的首次谈判。两个多月后,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详细]
    时间:2020-06-30 15:22 查看:2078次标签:“七七事变”周恩来上海

  • 别了,于蓝;别了,永远的“江姐”

    她是《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新中国儿童电影事业奠基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27日晚,于蓝走完了99年的传奇人生道路。“在中国电影界,她风清气正、德高望重,是一个旗帜性的人物。”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详细]
    时间:2020-06-30 13:50 查看:414次标签:“七七事变”于蓝历史事件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