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杰出代表。早在青年学生时代,他就开始调查研究。1917年、1918年,毛泽东先后到湖南的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浏阳等地进行了“游学”式的考察...[详细]
时间:2017-09-12 15:24
查看:1246次
标签:何成学毛泽东调查研究游学中国国情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突破口,不断给人民群众带来扎扎实实的获得感。通过对经济制度的完善来为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创造一个好的制度条件。...[详细]
时间:2017-08-17 15:48
查看:795次标签:杨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中国国情
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元性和差异性的重要手段。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详细]
时间:2017-08-14 09:05
查看:1005次标签:共享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国情
兼收并蓄的实践智慧。中国方案立足于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实践,是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时,中国方案又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在实践中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详细]
时间:2017-07-04 10:29
查看:406次标签:翁礼成中国方案理论依据中国国情
推动我国智库市场建设首先必须做到不盲目跟随欧美等国的步伐,而须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培育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市场,促进智库市场发展与规范相辅相成,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思想创新与有效规制机制。...[详细]
时间:2017-06-15 10:45
查看:787次标签:刘亮中国国情新型智库建设决策
我们所取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并将继续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7-05-02 10:04
查看:405次标签:洪银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指出: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详细]
时间:2017-03-27 16:50
查看:2380次
标签:辛向阳习近平讲话中国国情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特别是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西方社会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比如通过所谓的“中国崩溃论”给我们制造舆论上的压力。今天,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这...[详细]
时间:2017-02-21 17:15
查看:1133次
标签:王立强舆论压力世界经济形势中国国情
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时代特征的“变”与“不变”,科学认识中国国情的“变”与“不变”,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确保在“变”中立主导、在“不变”下谋创新谋发展,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随着...[详细]
时间:2016-11-23 10:31
查看:4293次标签:许华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国情
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推动。中国航天从创建之初就是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优势。今天,国家航天重大工程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详细]
时间:2016-10-08 09:38
查看:736次标签:航天强国雷凡培航天科技中国国情
在20世纪初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指引了我们党的斗争方向。毛泽东确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地规定了中国革命互相连...[详细]
时间:2016-09-09 10:38
查看:2071次
标签:梁柱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国情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详细]
时间:2016-08-31 13:55
查看:1175次标签:林尚立协商民主中国国情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建构和运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必然要经历一个实践探索、发展完善的过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是我国国家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成果。...[详细]
时间:2016-08-31 09:55
查看:1874次标签:林尚立协商民主中国国情人民民主中国特色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构建需要学者群体的集体自觉,以中国实践和中国问题为中心,以中国学者为共同体开展自主性研究。同时也需要在保持高标准与开放性的前提下,推动学术考核、学术发表与学术支撑体系从西方标准转向中国标准,为中国学派的形成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与学术氛围。...[详细]
时间:2016-08-26 10:18
查看:1271次标签:鄢一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实践中国国情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老路”是指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的封闭僵化关起门来搞建设的传统道路。“邪路”指放弃社会主义旗帜,走资本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老路”会使人民群众陷入贫苦、国家陷入落...[详细]
时间:2016-07-01 09:43
查看:2337次标签:党的理论民族复兴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人权事业,依然有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推进。中国的人权计划,永远都在行动之中。...[详细]
时间:2016-06-16 14:39
查看:340次标签:支振锋人权民生发展中国国情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详细]
时间:2016-03-25 21:08
查看:3419次标签:杨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
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生产者,更应该是财富的创造者和共享者。之所以说群众路线是个政治路线,就是因为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确立。而且是在第一次分配中得到确立,而不仅仅是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这不是多收点少收点税、多给点少给点福利的问题,因为...[详细]
时间:2015-12-24 15:44
查看:919次标签:人民主体地位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国情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对中国国情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那么,当代中国是什么国情?要把握“三个三”:“三个没有变”,“三个前所未有”,“三期叠加”时期。[详细]
时间:2015-12-13 22:27
查看:774次
标签:辛向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国情
在20世纪初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指引了我们党的斗争方向。毛泽东确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地规定了中国革命互相连接的两步走的正确发展途径,而它所争取的社会主义前途,就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详细]
时间:2015-12-11 15:08
查看:1659次标签:梁柱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事求是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