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不仅提出了诸多重大实践任务,而且蕴含着重大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宝库。...[详细]
时间:2018-06-25 08:53
查看:362次标签:刘志彪现代化经济体系实体经济创新驱动
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是我们党创造性地从要素投入角度确立的产业体系建设新目标,是扎根我国发展实践、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详细]
时间:2018-03-20 10:17
查看:562次标签:刘志彪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基础
“飞地经济”在我国最早的实践地区是苏南。江苏的实践证明,政府鼓励那些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区划限制,合作进行跨空间的开发,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区域之间优惠政策比拼和恶性竞争,而且还能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资源互补。...[详细]
时间:2017-07-27 10:01
查看:2366次标签:刘志彪飞地经济分税制改革区域经济
我国曾经长期处于短缺经济,为扩张产能自然需要利用产业政策这一工具,加大投资力度,增加生产能力和市场供给。现在我国已进入买方市场,部分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时政策工具应作出相应调整,把鼓励性的产业政策,转换为以公平和效率为取向的竞争政策。...[详细]
时间:2017-03-09 13:22
查看:379次标签:刘志彪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经济工作
什么是混改?有两层意思:在宏观上,是指要让各种所有制结构并存,共同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服务;在微观上,则是指在一个具体的企业中,其所有者在性质上呈现为多元化的状态。...[详细]
时间:2017-02-23 11:11
查看:842次标签:刘志彪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去产能工作。去严重过剩的产能,是为了重新恢复实体经济的正常供求关系,推动实体经济企业持续复苏和振兴。...[详细]
时间:2016-12-26 13:22
查看:839次标签:刘志彪实体经济新动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促进经济分化是现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应通过推进经济加速分化和妥善安置转岗分流职工,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社会成本,以短痛避免长期折磨。...[详细]
时间:2016-11-02 09:38
查看:931次标签:刘志彪经济热点产能过剩实体经济经济分化
当前,我国经济新旧交替现象十分突出,其内在动因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分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程度不断加深、效果不断显现。...[详细]
时间:2016-11-02 09:31
查看:920次标签:刘志彪经济供给侧改革企业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可能脱离全球产业分工而在封闭环境中孤立地进行,必须借助经济全球化,高水平地快速推进。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全球化使国际产业间分工演变为产品内分工,很多中国企业被跨国...[详细]
时间:2016-08-25 16:43
查看:508次
标签:刘志彪现代化全球价值链制造业
结构调整要“放手”让企业和市场去做,政府的作用不是“甩手”,而是要把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当作调结构的“抓手”。...[详细]
时间:2016-08-25 10:38
查看:947次标签:刘志彪供给侧改革政府制度创新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可能脱离全球产业分工而在封闭环境中孤立地进行,必须借助经济全球化,高水平地快速推进。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全球化使国际产业间分工演变为产品内分工,很多中国企业被跨国企业纳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制造环节从事国际代工。“十三五”时期,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详细]
时间:2016-08-25 08:49
查看:809次标签:刘志彪现代化全球价值链制造业
如果我们可以让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成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一致共同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我们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应该就是不可战胜的。届时就是中国跨国企业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时...[详细]
时间:2016-05-09 15:38
查看:342次
标签:刘志彪工匠精神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激励机制
如果我们可以让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成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一致共同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我们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应该就是不可战胜的。届时就是中国跨国企业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时刻,也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到来的辉煌时刻。...[详细]
时间:2016-05-09 09:12
查看:527次标签:刘志彪工匠精神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激励机制
如果我们可以让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成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一致共同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我们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应该就是不可战胜的,应该就是中国跨国企业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时刻,也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到来的辉煌时刻。...[详细]
时间:2016-04-27 10:28
查看:575次标签:刘志彪工匠精神文化制度
“新集体经济”是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的选择方向。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由公共财政来保障,而且这种情况可能还要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详细]
时间:2016-02-02 13:53
查看:488次标签:刘志彪新集体经济市场经济苏南地区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挥其在资产价格公正评估、兼并收购、化解产能过剩、消灭僵尸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和内在功能。尤其是要鼓励那些有实力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增发、借壳上市等手段实现对差企业的并购重组。...[详细]
时间:2016-01-22 13:41
查看:902次标签:刘志彪僵尸企业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
地方政府公司化、经营土地和经营城市所带来的最大后果,是地方政府公共权力的错配和政府角色的错位,可能把政府变成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红顶商人。地方政府因此可能不再真正去监管市场秩序,极有可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甚至与民争利。...[详细]
时间:2015-12-18 14:40
查看:791次标签:刘志彪金融风险激励机制地方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强调,从发展上看,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此来看,“提高生产率”是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的政策标准和依据。...[详细]
时间:2015-11-13 15:02
查看:867次标签:刘志彪中高速增长中高端水平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
面对当前生产要素成本的迅速上升,转型升级的真正含义和由此决定的最佳策略,就是要让传统产业提升生产率,通过生产率上升克服成本上升因素,并通过更低成本和价格刺激市场扩大。...[详细]
时间:2015-06-12 13:30
查看:950次标签:刘志彪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型升级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增长失速、产能过剩、债务高筑、房价过高、货币泛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是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失衡。经济结构的失衡不是产业结构失衡,也不是空间结构失衡,更不是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失衡,而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详细]
时间:2015-05-22 17:03
查看:1509次标签:刘志彪经济结构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