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着几本德文书,上面都有一枚小印章——“亢慕义斋图书”。中国文人雅士爱用“斋”来命名自己书房,那么,这“亢慕义斋”又是谁的“书斋”呢?
 ...[详细]
时间:2021-08-26 14:28
查看:235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亢慕义斋”是谁的“书斋”
《新青年》第7卷第3号刊登的一份捐款明细,上面清楚地写着:
陈独秀现洋30元、张澜现洋30元、胡适现洋20元,李大钊现洋10元...[详细]
时间:2021-08-26 14:28
查看:295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工读互助隔着纱窗看晓雾
提起五四运动,我们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比如五四那天响彻天安门广场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等等。那大家知道这个口号出自哪里?是谁提出来的吗?[详细]
时间:2021-08-26 14:28
查看:261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谁起草了五四宣言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刊载了徐世昌大总统的顾问、总统府外交委员会委员兼事务长林长民的一篇文章《外交警报敬告国民》:“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颇为所动,闻将直接交于日本云...[详细]
时间:2021-08-26 14:28
查看:247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五四怒吼
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他的一位南开同学:他是天津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我的领导,他口才好,比我能煽动。这位同学就是马骏,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中国革命的先驱。如今朝阳区日坛公园里,还...[详细]
时间:2021-08-26 14:28
查看:259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大家都叫他“马天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是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警世名言,从此,少年中国的理想可谓深入人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诞生了少年中国学会。这是这段时...[详细]
时间:2021-08-26 14:28
查看:300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创造一个少年中国
1918年8月15日,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家乡湖南前往北京,但北京并不是毛泽东一行25人的最终目的地,他们要去的地方,是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法兰西,他们要到那里开展勤工...[详细]
时间:2021-08-26 14:28
查看:255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到法国去
“三月里三月三,蟠桃宫外好人烟,作买作卖人人乱,各种玩意摆得全”。北平俗曲《十二景》的这段唱词,写活了东便门内蟠桃宫庙会的热闹。不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在蟠桃宫的讲演,又...[详细]
时间:2021-08-26 14:28
查看:224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蟠桃宫庙会上的讲演团
1919年, 中国迎来了两位陌生人: “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位先生”就是“民主”与“科学”,为中国人点亮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
...[详细]
时间:2021-08-19 11:05
查看:888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德先生、赛先生来了
1919年1月,受《新青年》影响的《新潮》杂志,在北京大学应运而生。作为《新青年》的姊妹篇,《新潮》批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白话文,介绍国外先进思潮,是当时主张文学革...[详细]
时间:2021-08-19 11:05
查看:704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新潮》社里弄新潮
辛亥革命胜利了,皇帝被赶跑了,但旧思想、旧礼教依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为推翻承载旧思想、旧礼教的旧文学,一场文学革命应运而生,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详细]
时间:2021-08-19 11:05
查看:374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狂人日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十月革命消息传入中国伊始,中国人却只将其当做政变看待,真正让老百姓知道十月革命真相和意义的,是李...[详细]
时间:2021-08-19 11:05
查看:584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1918年冬,北京大学以“战胜”为主题,举办演讲,欢呼“公理战胜强权”。李大钊问:我们究竟是为哪个庆祝?
编辑...[详细]
时间:2021-08-19 11:05
查看:545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到底是谁的胜利
这是初二年级《中国历史》(人教版)课本,里面有一幅名为《时局图》的漫画,看了之后让人痛彻心扉、难以忘却。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腐...[详细]
时间:2021-08-19 11:05
查看:328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天涯何处是神州
1917年1月,陈独秀赴京就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北上。《新青年》以北大为依托,聚集了李大钊、胡适等文化先驱,宣传民主与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掀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篇...[详细]
时间:2021-08-19 11:05
查看:407次
标签:北京党史慕课《新青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