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习近平主席发出的“世界之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为维系战后世界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世界之问”的制度根源...[详细]
时间:2023-02-22 14:32
查看:322次
标签:学习活页哲学世界乱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与时代发展要求协同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于对时代精神的精华认识基础之上的创新理论和开放体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先导。结合时代,这也是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遵循,激励我们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详细]
时间:2022-09-20 09:36
查看:241次标签:“马克思主义行”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了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判断,凝结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详细]
时间:2022-08-17 14:02
查看:347次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大历史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新境界,在哲学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详细]
时间:2022-08-17 14:02
查看:310次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大历史观
军事实践离不开军事思维的升华和指导,军事思维离不开哲学智慧的滋养和引领。一场场哲学革命现实地影响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战略、军事理论、军事思维。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需要军事家的胆识、政治家的韬略,更需要哲学家的睿智。当代军事领域纷繁复杂、日新月异,战争形态的新变...[详细]
时间:2022-08-02 14:08
查看:670次标签:哲学马克思主义军事思维方法论
“他者”是20世纪欧陆哲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当思考主体不再视自己为本原,就必然需要寻找一个可以真正对话的他者,并通过和他者的互相注视来反观自我。正如诗人瓦雷里所言,我们在彼此眼中看到的是自己所看不到的自我。...[详细]
时间:2022-03-10 14:05
查看:492次标签:中国思想哲学欧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出发,按照美的规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详细]
时间:2022-01-24 10:12
查看:714次标签: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哲学
5年来,在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主席的每一次演讲,都直面最突出的全球挑战,反映国际社会的最普遍关切,为提升全球共识、提振全球信心、团结全球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22-01-19 09:01
查看:333次标签:后疫情时代历史哲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度”作为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讲的是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问题,量“过”或者“不及”,事物的质就要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思考问题、处理事情,都应当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这样才能做好工作。...[详细]
时间:2021-12-15 14:29
查看:350次标签:哲学适度实事求是新发展理念
从诞生伊始,我们党就始终自觉地研究、运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其作为思想基础,在哲学道路上披荆斩棘、开拓前行,从而不仅在哲学思想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而且形成了诸多值得认真提炼和持续运用的宝贵经验。...[详细]
时间:2021-06-01 11:21
查看:634次标签:刘志洪中国共产党哲学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详细]
时间:2021-05-11 13:52
查看:761次
标签:郭素娇哲学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教给我们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则教给我们科学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详细]
时间:2021-04-30 14:02
查看:683次标签:韩文乾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挑战如何改变,密涅瓦的猫头鹰依然在黄昏中起飞,人依然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你我依然在“此在”中深深地“思”。这是一个“最哲学”的时代。...[详细]
时间:2021-04-16 16:33
查看:300次标签:解丽霞技术社会哲学
张载是个真正的哲学家,他勇于“造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横渠四句”流传千古。...[详细]
时间:2021-04-04 23:09
查看:318次标签:徐洪兴张载哲学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文“philosophy”,其词根意为“爱智慧”,由日本“哲学之父”西周翻译成中文并传入中国。哲学的“个性”,是指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隶属特定的认知主体,从...[详细]
时间:2021-02-03 00:24
查看:281次
标签:张瑞涛哲学个性
“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能够得到不断延续的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同时还表达了现代语境下中国人的诉求与对现代性的回应。...[详细]
时间:2021-01-05 11:30
查看:442次标签:王晨光中国文化精神哲学
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有没有哲学对一种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期报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回应了“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这一问题,精彩讲解了孔子、孟子、庄子的思想精髓以及孟子、庄子所...[详细]
时间:2020-11-09 15:07
查看:9013次
标签:杨立华中国哲学哲学中国古代文化孟子
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有没有哲学对一种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期报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回应了“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这一问题,精彩讲解了孔子、孟子、庄子的思想精髓以及孟子、庄子所...[详细]
时间:2020-11-05 13:07
查看:1251次
标签:杨立华中国哲学哲学中国古代文化孟子
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有没有哲学对一种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期报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回应了“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这一问题,精彩讲解了孔子、孟子、庄子的思想精髓以及孟子、庄子所...[详细]
时间:2020-11-05 12:49
查看:2806次
标签:杨立华中国哲学哲学中国古代文化孟子
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有没有哲学对一种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期报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回应了“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这一问题,精彩讲解了孔子、孟子、庄子的思想精髓以及孟子、庄子所...[详细]
时间:2020-11-05 12:49
标签:杨立华中国哲学哲学中国古代文化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