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葆强调,要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阐释我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着力扩大认知、增进理解。要大力宣传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介绍我国民主政治、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和科技创新,讲述中国人、中国家庭的精彩故...[详细]
时间:2014-09-15 09:16
查看:496次标签:刘奇葆中国声音国家形象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应当主动向联合国建议,联合国预算应当至少达到世界GDP总量的万分之一的比例。同时,主动增加对联合国缴费额,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为全球性事务治理作出更大的贡献。...[详细]
时间:2014-07-16 13:13
查看:780次标签:中国声音全球经济胡鞍钢
实际上,自从2007年参会以来,中方代表共发表7次演讲,6次由副总参谋长发表。这7次演讲内容多阐述中国安全观,宣示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和防御性国防政策,并为亚洲地区安全合作提出建议,以及我军对亚太和平的贡献。...[详细]
时间:2014-06-03 14:38
查看:1158次标签:香格里拉对话会中国声音以退为进
不少群众则认为,公布代表委员联系方式,是让代表委员和群众“零距离”沟通的好方法。记者调查发现,湖南省湘潭市、广东省广州市、山东省潍坊市等地已经公布了人大代表的联系方式。这一开风气之先的举措,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也方便了代表委员和群众的“零距离”交流。...[详细]
时间:2014-02-26 14:17
查看:753次标签:接地气声音全国全国两会
1983年3月起,27位发言人先后站在中外媒体聚光灯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详细]
时间:2013-12-13 09:02
查看:502次标签:外交部发言人见证声音制度
推动中国在10多年前成为“世界工厂”的是农民工。他们为世界各地的商场生产消费者产品,而他们的工资比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工人的 工资还要低。如今,这个估计人数达2.2亿的农民工群体本身正在成为一个有实力的消费者群体。这一根...[详细]
时间:2013-04-25 12:45
查看:409次标签:农民工中国经济声音金奇
基层的创造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顶层设计的基础和动力。同时,不能把顶层设计与具体的、有效的改革推进方式对立起来。
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当下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其实,30多年来的改革是有顶层设计的。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党的十四...[详细]
时间:2013-03-27 12:11
查看:226次标签:尹汉宁光明时评顶层基层声音设计
中国正在加强公共外交
什么是公共外交呢?各国对它的定义不太一样。美国的定义是:由政府发起的利用电台等信息传播手段,了解、获悉和影响其他国家的舆论,减少外界对美国产生的错误观念,提高美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影...[详细]
时间:2013-03-20 16:53
查看:409次标签:中国外交声音
各级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详细]
时间:2013-03-11 13:06
查看:1317次标签:人民日报钉子群众声音精神工作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科协、科技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俞正声参加了看望和讨论。面对委员们的发言,习近平听得十分仔细,更直率回应:&ld...[详细]
时间:2013-03-05 17:19
查看:326次标签:干货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善于倾听时代声音,是对代表委员履职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实现善治的重要前提。多些问题意识,少些盛世心态,以问题意识化解现实焦虑,从问题出发谋划改革思路,从问题入手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详细]
时间:2013-03-03 10:39
查看:292次标签:光明时评两会代表委员十八大声音时代
2012年,是国际局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一年。回顾中国外交走过的2012这一年,有哪些精彩独到、令人振奋的语录使国人难以忘怀?我们大家一起来盘点2012年中国外交的好声音、最强音。
...[详细]
时间:2012-12-20 13:24
查看:1490次标签:盘点大小声音国家
让“中国声音”变成“中国好声音”
——新闻人“亮相”十八大折射中共高度重视舆论传播...[详细]
时间:2012-11-08 13:21
查看:463次标签:中国声音
要提升中国话语权,首先需要研究“我们的声音如何能进入他人的世界”。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中国声音”的典型代表。我们收集了2005-2009年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所有答记者问,以及2005-2009年美国、英...[详细]
时间:2012-08-09 15:59
查看:507次标签:中国声音进入世界吴瑛
竞争,是学术自觉的动力所在,我们要跟同行竞争,在国内竞争,更重要的是和国际竞争。创新是学术自觉的核心,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高度的自觉
一系列数据表明正在发生中的中国奇迹,实际上远远地超过西欧奇迹,也超过了被视为最成功的美国奇迹,还超过了日本奇...[详细]
时间:2012-05-09 10:50
查看:406次标签:胡鞍钢中国声音学术创新竞争学术界
无论是三四十年代的老前辈还是第五代电影艺术家们的作品,都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赢得观众的认同和赞同,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优良传统,而且目前也急需我们继承。艺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首先要体验生活。中国的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村生活实质上就是中国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详细]
时间:2012-04-09 16:20
查看:339次标签:实习报告田园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