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详细]
时间:2022-12-12 08:07
查看:202次标签: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是北京文化脉络乃至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交融的空间载体和文化纽带...[详细]
时间:2022-09-28 16:44
查看:801次
标签:莫林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千里运河,迤逦穿行。大运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两千多年来,她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流淌至今。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大运河也为世界所瞩目。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详细]
时间:2022-07-20 08:21
查看:313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怀大运河生态环境治理大运河文化带
7月17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城市副中心调查研究。他强调,实现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是城市副中心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要以全线通航为契机,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按照人文运河、生态运河、魅力运河的理念,努力把北运河通州段打造成城市副中心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金...[详细]
时间:2021-07-18 09:24
查看:245次标签:蔡奇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文化带
日前,北京市文物局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建的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双方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大运河文化带重点课题研究,编纂出版相关书籍资料,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详细]
时间:2021-06-03 13:53
查看:206次标签: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北京地区以牛命名的地方很多,仅以大运河、长城和西山永定河三大文化带为例,其中以牛而称的地名与景观便有多处。牛年伊始,寻踪溯源,别有情趣。...[详细]
时间:2021-02-18 11:12
查看:376次标签:山川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北京段
香河县与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日前在北京通州区举办。会议期间,两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签署了《香河县与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详细]
时间:2020-12-25 09:54
查看:196次标签:大运河文化带旅游融合旅游线路
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诉求和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充分发挥沿线各省市的主体作用,从协同治理和保护利用模式创新视角出发,推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个人等社会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提升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共建能力,实现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和平台化,培育特色文旅...[详细]
时间:2020-11-19 09:12
查看:360次标签: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文脉保护传承
大运河文化纵贯千年,丰富厚重,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落于运河沿线不可确数的书法遗迹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观念、艺术取向和审美内涵,形成了天然的运河书法博物馆。大运河书法作为地域书法的分支,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构成中国书法版图中的“黄金水网”,而北京...[详细]
时间:2020-07-21 09:49
查看:577次标签:大运河文化带书法遗迹
历史上的大运河,不仅是供应北京市民生活的经济补给线,还是影响北京城市气质的文化交流线,对两岸百姓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大运河上还流传着许多传说和故事,随着静静流淌的河水,绵延了几百年。...[详细]
时间:2020-03-04 13:09
查看:578次标签: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民俗文化
位于通惠河畔的“大运河文化带”神木厂历史景观正在复建中。“神木厂”也称“皇木厂”,因历史上为存放兴建皇家建筑所需木料之仓场而得名。...[详细]
时间:2019-12-05 08:57
查看:582次
标签:户力平京西皇木大运河文化带神木厂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已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高质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路,主要表现为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协同联动;聚焦靶向施策,精准分类实施;发挥示范引领,突显区域特色等方面。它不仅使北京承担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龙头”之责,促进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推...[详细]
时间:2019-11-12 14:35
查看:772次标签: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已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高质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路,主要表现为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协同联动;聚焦靶向施策,精准分类实施;发挥示范引领,突显区域特色等方面。...[详细]
时间:2019-11-08 15:41
查看:629次标签:孙杰大运河大运河文化带全国文化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建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详细]
时间:2019-09-04 15:24
查看:399次标签:大运河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交流
大运河是古代南粮北调的主要通道,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记录。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既是明清北京城连接西北...[详细]
时间:2019-08-21 10:06
标签:北京文化系列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北京段运河景观
大运河是古代南粮北调的主要通道,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记录。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既是明清北京城连接西北...[详细]
时间:2019-08-21 10:06
查看:1152次
标签:北京文化系列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北京段运河景观
蔡奇指出,要抓紧出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抓好重点片区腾退和整治更新,同步开展考古勘探,尽可能恢复历史景观格局。保护好白浮泉遗址,抓好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万寿寺周边要做好更新提升,扩大文物展览开放空间。要聚焦重要物质文化遗产,统筹做好沿线古桥...[详细]
时间:2019-07-07 10:23
查看:381次标签:蔡奇大运河文化带绿色生态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千秋工程,值得政协委员持续用心用情用力。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详细]
时间:2019-05-25 09:51
查看:525次标签:汪洋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大运河文化带
大运河文化带提供物资保障,进行文化交流;长城文化带提供安全护卫,使民族融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精神颐养和治国理政。“三个文化带”的文化价值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文化,也体现了...[详细]
时间:2019-04-29 15:22
查看:1059次
标签:张宝秀三个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将于6月9日至13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详细]
时间:2018-06-05 09:03
查看:551次标签: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津冀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