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春节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具有很强的文化识别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体现在语言、活动和实物等方面。春节符号的表意,有因音成义、因色成义、因形成义...[详细]
时间:2020-01-23 10:19
查看:660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作为传统新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春节大在哪里?大在节期之长、内容之多、过节者之众、受重视程度之高。[详细]
时间:2020-01-23 10:18
查看:718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中秋节是一个与月亮有关的节日,在我国,月亮很早就与思恋亲人、怀念故乡联系在一起。而中秋月,既圆且明,又处于万物开始变得萧索的仲秋季节,更容易触动人们的心弦。由天上月圆延及人间团圆,...[详细]
时间:2019-09-12 14:44
查看:1946次
标签:张勃中秋节文化内涵知识
中秋节是一个与月亮有关的节日,在我国,月亮很早就与思恋亲人、怀念故乡联系在一起。而中秋月,既圆且明,又处于万物开始变得萧索的仲秋季节,更容易触动人们的心弦。由天上月圆延及人间团圆,...[详细]
时间:2019-09-12 14:44
标签:张勃中秋节文化内涵知识
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有赏月、拜月、走月等。此外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吃团圆饭、喝团圆酒也是一项重要习俗活动。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因其形圆似月而得名,也称“月...[详细]
时间:2019-09-12 14:42
查看:881次
标签:张勃中秋节习俗八月十五赏月
如果说一个节日具有特定名称、特定空间、特定活动、特定情感,那么中秋节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唐代一方面延续了中华民族关注月亮的古老传统,另一方面又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赋予了八月月亮以非...[详细]
时间:2019-09-12 14:41
查看:855次
标签:张勃中秋节唐代起源知识
中秋节,又称八月十五,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深受国人重视。“中秋”一词,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周礼》中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这里的中秋并无节日之意。中秋作为节日的...[详细]
时间:2019-09-12 14:38
查看:3268次
标签:张勃中秋节八月十五起源习俗
中秋节,又称八月十五,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深受国人重视。“中秋”一词,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周礼》中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这里的中秋并无节日之意。中秋作为节日的...[详细]
时间:2019-09-12 14:38
标签:张勃中秋节八月十五起源习俗
民间端午
端午节又叫五月五日、重午、端五、重五、五月节、端阳、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医药节等,是最早出现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早在先秦已经出现,到了汉代,已有合药、以“朱索...[详细]
时间:2019-06-03 13:29
查看:738次标签:张勃文化自信端午
2016年,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了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的高度关注,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今天我们跟着张老师深入了解下二十四节气文...[详细]
时间:2019-01-24 12:03
查看:1479次
标签:张勃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由于它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在一年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2000年来就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6-12-05 09:46
查看:1199次标签:张勃世界遗产二十四节气文化意蕴生产生活
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地进行传统节日的传播?这是需要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观念决定行动。无论职业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应该有更强的传播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意识,在传播什么、如何传播等方面有更多思考。具体而言,当前,应该运用全媒体优势,积极进行中华传统节日网站和公众订...[详细]
时间:2016-02-19 15:12
查看:1430次标签:张勃传统节日全媒体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