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是民主最原始、最基础、最普通的要素,民主的任何形式和内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根源。西方民主经历了几百年实践之后,在20世纪后期意识到应该开发协商资源,以弥补选举和代议制民主之不足,并在基层治理中掀起了发展协商民主的热潮。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我国将协商民主建设全面...[详细]
时间:2015-08-21 11:16
查看:455次标签:林尚立协商民主政治文明主权
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史,但现代民主实践仅有100来年。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经历过曲折,但凭借根植于厚重文明底蕴的民族自觉与自信,我国自主地走出了符合国情和人民意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道路,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详细]
时间:2015-08-21 10:07
查看:406次标签:林尚立协商民主政治文明主权
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系于改革,改革的前途与命运系于党和人民。人民如何创造发展、推动改革,直接取决于党的领导,取决于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担当。...[详细]
时间:2015-06-04 10:25
查看:295次标签:林尚立改革担当廉洁自律依法治国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必须有新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担当。所以,改革要有新担当,这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详细]
时间:2015-06-04 09:26
查看:777次标签:林尚立改革四个全面党员干部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民主化过程中的自觉选择和不断探索实践。中国的民主实践之所以要创造和推动协商民主,与中国国家转型、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以及以人民民主为形态的中国民主建设实践密切相关。...[详细]
时间:2015-05-11 13:52
查看:1210次标签:林尚立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一战线
中国制度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了解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是坚定中国制度自信的前提。中国制度何以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一制度具有特有的本质、鲜明的特色和巨大的优势,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是具有强大生机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先进社会制度。...[详细]
时间:2015-05-08 09:42
查看:937次标签:林尚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
高校智库,应该更侧重于提供针对重大问题的战略性方案;高校智库人才,应该是能够把握事物根本、判定事物虚实、敏锐判断社会变化趋势的战略科学家,在他的决策建议背后,首先要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论能力和专业能力。换言之,高校智库应该做国家前行航程中的瞭望者,登高望远,指引...[详细]
时间:2015-04-10 09:51
查看:634次标签:高校智库建设林尚立智库国际化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提供根本政治保障。党与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核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既明确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也明确了党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领导原则与领导方式;既明确要求巩固党在国家建设与...[详细]
时间:2015-01-06 11:13
查看:612次标签:法治社会主义特色林尚立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提供根本政治保障。党与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核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既明确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也明确了党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领导原则与领导方式;既明确要求巩固党在国家建设与...[详细]
时间:2015-01-04 10:03
查看:471次标签:法治社会主义体系特色林尚立
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提供坚强宪法保障。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宪法尊严和权威的充分肯定。...[详细]
时间:2014-12-31 09:03
查看:394次标签:林尚立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尤其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与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形成能够与现实发展相适应、与人民力...[详细]
时间:2014-06-06 09:29
查看:529次
标签:林尚立群众路线中国梦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不论从他为革命所付出的牺牲,还是他所拥有的智慧,以及他的历史功绩,都值得我们敬畏。...[详细]
时间:2013-12-30 08:48
查看:501次标签:林尚立毛泽东国家时代意志领袖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不论从他为革命所付出的牺牲,还是他所拥有的智慧,以及他的历史功绩,都值得我们敬畏。...[详细]
时间:2013-12-30 08:48
查看:605次标签:林尚立毛泽东国家思想研究
(原题:党与人民关系决定中国的未来 )
...[详细]
时间:2013-08-27 09:51
查看:1074次标签:林尚立党与人民关系中国的未来
【访谈嘉宾】林尚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主持人: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是严重滞后。...[详细]
时间:2013-05-22 08:02
查看:2460次标签:林尚立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式民主民主制度时代问答政党
民为国之本;同时,民为国之主。古代中国,只强调前者;现代中国,则强调两者,并力图将其有机结合。为此,创立了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使命不仅在于使民成为国之主,而且在于...[详细]
时间:2012-05-30 13:05
查看:3093次标签:中国途径人民林尚立
基于中国文化与精神的作用,这条道路所体现的基本战略和发展模式,深深契合了中国传统中的“体用一原”的哲学。
在中国现代化格局中,政治建设承担着国家建构的使命,它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决定着现代化发展,也被...[详细]
时间:2011-11-17 21:41
查看:540次标签:林尚立
如果说之前30年的改革使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通过激发社会个体的活力得以实现的话,那么中国未来30年发展所要完成的社会建设,则必须通过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与能量来实现
社会建设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任务...[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513次标签:林尚立
任何政治发展都不可能是抽象的,相反,都是以现实的发展为基础,以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现实发展为使命。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 中,政治发展并不是为民主化而民主化,而是依据现实的社会发展逻辑和可能,为民主化的发展积累和创造各种政治资源。...[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097次标签:林尚立
[摘要] 建构反腐败体系是政治体系得以健全和巩固的内在要求。反腐败体系建设与政治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政治体系特性能够在反腐败体系上得到直接的反映。中国为建构反腐败体系而进行的努力,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中国政治体系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反腐败体系是以政...[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750次标签:林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