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关键在于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能够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阔实践,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能指引中国前进的正确方向,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被动走向主动,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深刻改写了社会主...[详细]
时间:2021-09-16 09:48
查看:703次标签:周志成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史,不啻为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的史诗。透过这一史诗,我们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认清时代大势,带领人民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透过这一史诗,我们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何以保持永不停滞的前进步伐,带领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谋求发展新机遇;...[详细]
时间:2021-08-12 14:26
查看:828次标签: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详细]
时间:2021-07-19 08:58
查看:367次标签:薛秀霞强大精神力量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永葆初心的前提条件,是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世界高高飘扬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详细]
时间:2021-04-21 16:35
查看:2613次标签: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如果说在过去高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出口拉动;那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则应主要依靠创新驱动,通过动力变革推动质量变革与效率变革,这是实现高...[详细]
时间:2021-02-03 10:28
查看:511次标签:王东京新发展阶段理论逻辑
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详细]
时间:2021-02-02 09:43
查看:438次标签:王东京新发展阶段理论逻辑现实逻辑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一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大制度安排,源自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是植根中国大地、立足深厚中华文明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深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详细]
时间:2020-03-26 16:11
查看:848次标签:包心鉴人民政协制度理论逻辑制度优势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从来都十分重视在党内建立有能力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这是实现党的团结统一、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详细]
时间:2019-09-20 09:11
查看:832次标签:祝灵君两个维护理论逻辑政治逻辑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共产党人只有深刻把握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才能应对挑战,战胜风险,带领人民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详细]
时间:2019-08-06 15:34
查看:1948次
标签:徐云鹏言实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使大国成为强国的历史方位,这一科学判断具有必然的历史逻辑,明确的理论逻辑和切实的实践逻辑。其中,历史逻辑包含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这两者都蕴含着实现强起来的历史必然性;理论逻辑具体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五个是”,它是实...[详细]
时间:2019-08-01 16:15
查看:859次标签:新时代强起来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过去40多年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离不开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详细]
时间:2019-05-14 09:45
查看:413次标签:开放理论逻辑互利共赢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新结合。...[详细]
时间:2019-03-01 11:03
查看:1564次标签:彭劲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新结合。...[详细]
时间:2019-03-01 11:01
查看:329次标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各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既是老一辈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后做出的重大抉择,也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详细]
时间:2019-02-14 11:26
查看:691次标签:张宇燕对外开放理论逻辑
北京市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实践,探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揭示了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基本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党为什么要加强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如何加强对基层治理的领导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研究如何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详细]
时间:2018-12-07 09:21
查看:482次标签:基层治理党建理论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详细]
时间:2018-11-27 11:00
查看:764次标签: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价值意蕴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18-11-27 09:26
查看:621次标签:杨金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论逻辑价值意蕴
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并推动了地缘政治学在我国的传播和研究。经过四十年的吸收和消化,地缘政治学开始在中国本土扎根,中国学界的地缘政治学将告别“言必称希腊”的时代。...[详细]
时间:2018-11-26 21:22
查看:2384次标签: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理论逻辑张文木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需要聆听时代的声音,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推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详细]
时间:2018-09-27 13:50
查看:40989次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逻辑
首先,马克思从未说过交换产生于私有制,相反他认为是产生于公有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他写道:“商品交换过程最初不是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的,而是在它的尽头,在它的边界上,在它和其他公社接触的少数地点出现的。”在《资本论》中他也表达过相同的观点。...[详细]
时间:2018-08-23 09:57
查看:531次标签: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理论逻辑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