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中性智慧是最为丰厚的资源,亦可说是中国人独具特色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们都把“中”与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以至将其升华为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中庸”“中道”“中和”,这些概念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详细]
时间:2015-07-13 09:01
查看:681次标签:邹广文文化中性思维平衡
理想和希望是人生的动力之源,在理想之光的普照下,我们才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我们最想要得到的”,才渐渐涵养出心性与定力,培养出良好的性格、乐观向上的情绪以及开朗豁达的精神。明了理想和生存的意义,寻回失落的人文精神,懂得对生活的欣赏和理解,关注我们的心灵、环境与传统...[详细]
时间:2013-11-04 15:23
查看:438次标签:邹广文中国速度中国经济
...[详细]
时间:2013-10-21 13:44
查看:2111次标签:黄苇町公方彬邹广文思想道德建设执政
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详细]
时间:2013-10-21 11:23
查看:1246次标签:群众路线群众工作黄苇町公方彬邹广文
对于处在大变局中的中国,要进行积极主动的价值排序,以达到确立发展方向、引领社会风尚、致力社会和谐的目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当面临不同价值间冲突的时候,就需要我们作出必须的排序、甄别和取舍,以确立那些价值是&ld...[详细]
时间:2013-03-20 13:03
查看:407次标签:邹广文价值观以人为本社会愿景中国梦温饱问题价值需求
国家的精神纽带...[详细]
时间:2012-12-23 15:14
查看:1173次标签:邹广文着力点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五千年文明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