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1930年5月20日,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团体——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以下简称“社联”)在上海成立,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骨干...[详细]
时间:2025-05-26 10:23
查看:73次标签:中国社联优良传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构建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开拓新领域,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详细]
时间:2025-05-14 15:27
查看:309次标签: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守正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文化的影响力、塑造力、凝聚力,主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出,要求我们以更主动、更自信的姿态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建设新时代精神文明的新篇章,努力实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详细]
时间:2025-05-06 14:27
查看:158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在于“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主体性,通过“两个结合”促进文明更...[详细]
时间:2025-05-01 10:03
查看:373次
标签:郭建宁两个结合文化主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两个结合”,必须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方法论意蕴。...[详细]
时间:2025-04-24 14:52
查看:91次标签:“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两个结合”,必须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方法论意蕴。...[详细]
时间:2025-04-24 14:52
查看:347次标签:“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详细]
时间:2025-04-22 14:43
查看:377次标签:党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山东省临沂市
“魂脉”体现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与思想指引;“根脉”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注入独特文化底蕴与精神标识。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详细]
时间:2025-04-09 11:02
查看:432次标签:魂脉根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详细]
时间:2025-03-17 14:34
查看:404次标签: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产物。这一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既忠实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继...[详细]
时间:2025-02-24 16:50
查看:1238次
标签: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于实践、植根于历史,在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在创造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理论的逻辑,展现为科学的体系。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没有止境,科学体系也不是静止的、一成不...[详细]
时间:2025-02-24 16:47
查看:826次
标签: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详细]
时间:2025-02-24 16:45
查看:889次
标签:李志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达到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李志勇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详细]
时间:2025-02-24 16:43
查看:992次
标签: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详细]
时间:2025-02-24 16:41
查看:3885次
标签: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详细]
时间:2025-02-24 16:32
查看:116632次
标签: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详细]
时间:2025-02-24 16:28
查看:21225次
标签: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时代
召开于生死关头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而深厚的精神财富。...[详细]
时间:2025-02-18 14:56
查看:581次标签:遵义会议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十分生动,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实现生动的学习,既要有形式方法上的生动,更要有理解把握上的生动。...[详细]
时间:2025-02-14 14:58
查看:182次标签: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本文从《共产党宣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详细]
时间:2025-02-14 14:27
查看:346次标签:《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个结合”的实践展开,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由之路。...[详细]
时间:2025-02-05 13:23
查看:211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二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