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相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和根本原则。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和胜利之本,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详细]
时间:2014-07-21 13:23
查看:3304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主体地位党的领导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洋溢着勇于应对挑战、敢于啃硬骨头的浩然正气,充满着攻坚克难、励志奋斗的慷慨激情,对于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具有主心骨、压舱石、动力源的重大作用,必须作为指引前进方向、凝聚价值共识的精神力量来汲取。...[详细]
时间:2014-07-17 14:04
查看:1262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颜晓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使物质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阶段;能使注重物的发展转向注重人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径;能使注重发展速度转向注重发展质量,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详细]
时间:2014-07-15 10:02
查看:2263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韩庆祥
牛先锋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
报告指出,今天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一定要转变一个思维方式,就是应当用执政党的思维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来...[详细]
时间:2014-07-11 15:46
查看:3405次
标签:牛先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今天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一定要转变一个思维方式,就是应当用执政党的思维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来巩固我们的政权。今天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是让大家...[详细]
时间:2014-07-11 09:12
查看:13536次
标签:牛先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源头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因而摆脱了利益集团和党派纠葛,能够形成全国一盘棋,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整体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4-07-09 09:27
查看:587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优越性辛向阳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内容的中国梦。我们的法治中国建设也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根本出发点。...[详细]
时间:2014-07-07 13:37
查看:1903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社会制度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支撑。制度的性质和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能否协调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能否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步定型,但仍存在着许多可变性和不稳定性因素。...[详细]
时间:2014-06-26 13:30
查看:2240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指明了正确的努力方向。...[详细]
时间:2014-06-26 10:09
查看:1302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王伟光
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都有同一个中轴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危机之后,尽管我们自己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大家都公认了一个事实就是它的优越性已经显示出来...[详细]
时间:2014-06-24 08:52
查看:6190次
标签:李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民主党派省委会迅速行动,认真部署,扎实推进,组织各自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围绕“加入党派为什么、历史责任是什么、我为湖北做什么”开展大讨论。现将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主要负责人的体会文章刊出,以飨读者。...[详细]
时间:2014-06-16 14:37
查看:2316次标签:湖北党派责任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许多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详细]
时间:2014-06-11 10:10
查看:3325次标签: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社会结构或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向更广泛的方面扩展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4-06-11 10:09
查看:3453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布局演变五位一体
判断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是否适宜、合理、具有优越性,要看它是否立足于本国国情,是否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是否使全体公民共享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详细]
时间:2014-06-10 13:42
查看:564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科学判断,使主观认识与客观环...[详细]
时间:2014-05-28 14:31
查看:3174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同样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谋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政治诉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详细]
时间:2014-05-26 13:43
查看:1860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形成邓小平理论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论点,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详细]
时间:2014-05-22 08:05
查看:2958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对当代中国来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信仰缺失的一种政治智慧,是重建现代价值秩序的一种对策方案,是回应各种社会思潮挑战的一种实践考量,是直面西方价值观挑战的一种理性选择,是走出“躲避崇高”世俗心态的一种干预策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文化自觉,也是...[详细]
时间:2014-05-20 14:22
查看:942次标签: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NA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精确地计量、规划和预测。对硬实力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普遍重视、早有共识,...[详细]
时间:2014-05-19 14:33
查看:578次
标签:文化软实力张国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个国家的特色来源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主导基因,中国特色是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治理国家首先需要政府把里里外外复杂的事拎清,就是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落得实。改革就是学会应用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五行相生相克的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4-05-13 16:36
查看:2672次标签:国学医学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