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考察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详细]
时间:2024-02-08 10:13
查看:552次标签:三星堆遗址中华文明考古研究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端正...[详细]
时间:2024-02-07 16:13
查看:1775次
标签:王冬丽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历史观交流交融
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变,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对于精忠报国的岳飞,我们不能要求他用现代思维思考宋与金的关系。但是,岳飞忠...[详细]
时间:2024-02-07 15:56
查看:274次
标签:王冬丽中华文明交流交往交融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王冬丽主任以 安史之乱的深层原因与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为例,让我们了解了研究中华民族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详细]
时间:2024-02-07 15:52
查看:267次
标签:王冬丽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交流交往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在我看来,深入探讨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认识中华文明的内在特性、...[详细]
时间:2024-02-07 15:42
查看:172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承发展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详细]
时间:2024-02-06 09:03
查看:982次标签: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就是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们的文明为什么会如此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其中原因多种多样,但汉字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因素之一。汉字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字体系中,作为古老自源的表意...[详细]
时间:2024-02-05 16:00
查看:182次标签:中华文明汉字传承
筚路蓝缕,青灯黄卷,艰辛探索,薪火相传,几代考古工作者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发现、研究、阐释,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实践证明: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详细]
时间:2024-02-05 11:26
查看:111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详细]
时间:2024-02-02 10:49
查看:425次标签:中华文明文化自信自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早期的一脉强劲力量,助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也见证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详细]
时间:2024-02-02 10:18
查看:354次标签:红山文化中华文明考古工作历史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效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详细]
时间:2024-01-31 10:00
查看:142次标签: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文明
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大运河是多元一体中国文化的经典符号,联结了京津文化圈、燕赵文化圈、齐鲁文化圈、中原文化圈、淮扬文化圈、江南文化圈等文化高地,塑造了京津盛景、燕赵雄风、邹鲁儒风、江南水乡等人文生态,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详细]
时间:2024-01-30 16:12
查看:192次标签:大运河中华文明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
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大运河是多元一体中国文化的经典符号,联结了京津文化圈、燕赵文化圈、齐鲁文化圈、中原文化圈、淮扬文化圈、江南文化圈等文化高地,塑造了京津盛景、燕赵雄风、邹鲁儒风、江南水乡等人文生态,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详细]
时间:2024-01-30 16:12
查看:133次标签:大运河中华文明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
钱币的连续性凝结着文明的智慧,见证着繁荣与衰落,是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扇窗,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物质载体。...[详细]
时间:2024-01-30 14:50
查看:292次标签:中华文明钱币中国古代钱币
从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到打造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从莫高精神的代代传承,到敦煌文化的发扬光大……殷殷牵挂、谆谆嘱托,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古老文脉的深厚情结,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深邃思考。...[详细]
时间:2024-01-29 08:45
查看:112次标签:敦煌敦煌文化中华文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和平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勠力实现和平发展。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发展是各国的第一要务。...[详细]
时间:2024-01-26 14:53
查看:383次标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中华文明民主自由
和平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勠力实现和平发展。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发展是各国的第一要务。...[详细]
时间:2024-01-26 14:53
查看:146次标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中华文明民主自由
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兵学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思想内涵、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价值体系。...[详细]
时间:2024-01-23 14:40
查看:350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文化强军兴军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兵学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思想内涵、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价值体系。...[详细]
时间:2024-01-23 14:40
查看:208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文化强军兴军中华文明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先民伟大智慧的结晶,其虽以纪时体系的面目出现,但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却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发挥着指导农业生产和民众养生去疾的巨大作用。由于天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源,致使以时空规划所建构的早期知识体系成为一切知识与制度的基础,因此,对...[详细]
时间:2024-01-17 16:42
查看:607次标签:二十四节气中华文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