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突破思维的惯性和局限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自然和历史的高度开阔视野,深入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鉴别地吸取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是必要的。...[详细]
时间:2014-12-26 14:32
查看:883次标签:陈慧平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之后,列宁、卢森堡等经典作家以其帝国主义理论与不平衡发展理论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可以说,空间问题一直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历史唯物主义本然地存在空间之维。...[详细]
时间:2014-12-25 10:51
查看:1306次标签:胡乐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它是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的有机统一,是无产阶级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详细]
时间:2014-12-22 13:39
查看:5158次标签:袁力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
[摘要]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员干部要经受得住风险和考验,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我们党历来始终重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新时期我们强调党员干部...[详细]
时间:2014-12-10 09:53
查看:1443次标签:孙学祥马克思主义十八大
法和国家都是人类历史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私法和私有制是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形式的解体过程中同时发展起来的。”...[详细]
时间:2014-12-08 14:39
查看:6061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付子堂法律经济规律
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书稿,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1848年1月,《共产党宣言》写作完成,并于次月在伦敦以德文出版。于是,三十而立的卡尔·马克思和年仅二十八岁的弗里德里希&...[详细]
时间:2014-12-08 09:39
查看:821次标签: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现实的历史中,那些认为权力是法的基础的理论家和那些认为意志是法的基础的理论家是直接对立的……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而且在一切还必需有分工和私有制的阶段上,都是...[详细]
时间:2014-12-08 08:37
查看:3243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法学法治思维付子堂
能否正确对待历史,关系到政党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与国家的治乱。面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与会学者强调,要在世界历史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强调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认知与历史研究。...[详细]
时间:2014-12-04 14:42
查看:407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物史观
从理论渊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马克思主义法学,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法学理论体系。...[详细]
时间:2014-12-02 09:57
查看:653次标签:社会主义龚廷泰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优良的道德风尚,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成果,凝结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详细]
时间:2014-12-01 09:38
查看:1007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李海荣
实事求是地评价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离不开理性的批判态度。...[详细]
时间:2014-11-26 15:53
查看:2999次标签:王广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只有在世界历史视野中,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立足于全球并积极影响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详细]
时间:2014-11-26 15:53
查看:1608次标签:王海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社会时空是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辩证统一,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马克思指出,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详细]
时间:2014-11-24 09:56
查看:410次标签:薛明珠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中国梦
用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理论解读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哲学依据,是研究中国梦的一个新视角。
社会时间理论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抓住机遇
社会时间是社会活动的持续性,不可逆性是其根本特征,正是人们在一...[详细]
时间:2014-11-24 09:16
查看:302次标签:理论解读陈树文薛明珠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带着问题思考,通过学习寻找答案,有助于领悟并掌握“内在”所需。我们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就是因为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始终奉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详细]
时间:2014-11-19 13:49
查看:317次标签:马若虎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官僚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大众的眼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都是走向辉煌的实践探索。这段历史虽然不是直线一条,出现过曲折和失误,但是比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曲折和动荡,简直算不了什么。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详细]
时间:2014-11-09 14:38
查看:745次标签:刘书林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列宁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恩格斯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详细]
时间:2014-10-29 10:04
查看:445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被否定以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关系。但是,社会主义新型的生产关系并不能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详细]
时间:2014-10-27 10:41
查看:378次标签: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中国马克思主义
政府、市场、社会是塑造国家结构体系的三大元素,三者力量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当政府力量过大时,国家便按照自己的意志取代市场、管制社会。尽管这种结构模式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却容易使整个社会秩序完全依赖国家权力的控制,同时抑制经济发展的活力。...[详细]
时间:2014-10-27 09:51
查看:1066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深刻洞察了历史大势,深刻阐发了分析历史的基本方法,在其指导下,建立了一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社会制度,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虚无主义虚妄的历史观永远承担不了这样的使命。...[详细]
时间:2014-10-22 14:06
查看:3460次标签:马克思主义逻辑统一科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