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有助于正确树立文化自信的态度。文化自信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根植于中国土壤中的民族文化的认可和传承;二是对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把握、吸纳、建构、创新能力的自信。...[详细]
时间:2015-01-09 14:08
查看:874次标签:尹德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工作座谈会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详细]
时间:2015-01-09 12:54
查看:2152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延安整风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我们纪念遵义会议的召开,学习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党的历史决议所下的判断和结论。因为,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详细]
时间:2015-01-08 14:22
查看:643次标签:遵义会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曲青山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30多年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诸多飞跃。今天,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为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经开始从外延式扩张阶段进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阶段。...[详细]
时间:2015-01-08 09:56
查看:723次标签: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详细]
时间:2015-01-08 09:52
查看:1203次标签:孙熙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而不是以官员为领导价值主体,领导是人民的公仆,也就包含在人民群众之中,即公仆也是人民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没有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中国。...[详细]
时间:2015-01-04 10:37
查看:2305次标签:汪世锦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价值主体服务意识
“马工程”是一个宏大工程,动员了思想理论界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千军万马的浩荡队伍,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这样的工程可以比喻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三峡工程,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的意义。像“马工程”这样规模宏大的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详细]
时间:2015-01-03 11:00
查看:611次标签:邢贲思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
历史的辩证法总是用事实告诉我们,心存历史感,尊重历史的,也常常受到历史的尊重,而罔顾历史甚至践踏历史的,终将受到历史的无情审判。...[详细]
时间:2014-12-29 15:49
查看:314次标签:肖罗历史感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突破思维的惯性和局限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自然和历史的高度开阔视野,深入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鉴别地吸取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是必要的。...[详细]
时间:2014-12-26 14:32
查看:928次标签:陈慧平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之后,列宁、卢森堡等经典作家以其帝国主义理论与不平衡发展理论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可以说,空间问题一直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历史唯物主义本然地存在空间之维。...[详细]
时间:2014-12-25 10:51
查看:1381次标签:胡乐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它是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的有机统一,是无产阶级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详细]
时间:2014-12-22 13:39
查看:5266次标签:袁力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
[摘要]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员干部要经受得住风险和考验,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我们党历来始终重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新时期我们强调党员干部...[详细]
时间:2014-12-10 09:53
查看:1463次标签:孙学祥马克思主义十八大
法和国家都是人类历史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私法和私有制是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形式的解体过程中同时发展起来的。”...[详细]
时间:2014-12-08 14:39
查看:6143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付子堂法律经济规律
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书稿,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1848年1月,《共产党宣言》写作完成,并于次月在伦敦以德文出版。于是,三十而立的卡尔·马克思和年仅二十八岁的弗里德里希&...[详细]
时间:2014-12-08 09:39
查看:832次标签: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现实的历史中,那些认为权力是法的基础的理论家和那些认为意志是法的基础的理论家是直接对立的……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而且在一切还必需有分工和私有制的阶段上,都是...[详细]
时间:2014-12-08 08:37
查看:3315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法学法治思维付子堂
能否正确对待历史,关系到政党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与国家的治乱。面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与会学者强调,要在世界历史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强调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认知与历史研究。...[详细]
时间:2014-12-04 14:42
查看:418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物史观
从理论渊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马克思主义法学,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法学理论体系。...[详细]
时间:2014-12-02 09:57
查看:685次标签:社会主义龚廷泰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优良的道德风尚,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成果,凝结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详细]
时间:2014-12-01 09:38
查看:1038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李海荣
实事求是地评价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离不开理性的批判态度。...[详细]
时间:2014-11-26 15:53
查看:3099次标签:王广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只有在世界历史视野中,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立足于全球并积极影响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详细]
时间:2014-11-26 15:53
查看:1699次标签:王海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