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是人类成长的足迹,是人类脱离丛林,走向文明的过程,人类向文明发展的道路是向前的,但并非一条直线,其中也会有曲折。只有正确认识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走向更高级的文明。...[详细]
时间:2017-07-05 15:59
查看:1895次标签:全民族抗战历史虚无主义人民群众
“获得感”的提出,使人民得到的利益有了进行指标衡量的可能。因此,在当下中国,“获得感”更加符合民情、贴近民意、温暖民心。...[详细]
时间:2017-06-29 10:15
查看:926次标签:李辉卫获得感幸福感人民群众
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每个人的工作难免有不如意、不完美的地方。面对这些,是念兹在兹、心怀愧疚、无日或忘,还是淡然视之、漠然处之、听之任之,反映出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责任担当,也影响和决定着其官德人品和工作质效。...[详细]
时间:2017-06-29 10:07
查看:1422次标签:赵世鹏领导干部人民群众愧疚感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如何更好实现共享发展?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人民群众应该怎么做?...[详细]
时间:2017-06-15 13:43
查看:754次标签:马若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获得感
就地安置,意味着雄安新区现有的居民不用背井离乡,涉及拆迁、搬迁的群众可以在原拆迁区域范围内进行重新安置。换句话说,原有群众还留在雄安新区,就能够享受到新区发展带来的各项红利,比如高标准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详细]
时间:2017-06-14 13:31
查看:526次标签:尹亮就地安置雄安新区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扬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制定政策,作出决策。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聪明才智,释放创新能量,激发创业热情。...[详细]
时间:2017-06-14 10:09
查看:1238次标签:蒋文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责任担当
各级政府应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法、公开服务目录,便于公民监督,让文化立法成为老百姓普遍信服、切实遵循的法律,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详细]
时间:2017-06-05 10:52
查看:564次标签:王琳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法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战略工程,今后要从“认同”向“践行”迈进,从“价值遵循”向“生活习惯”转变,着重做好融入公共场所、融入窗口单位、融入学校、融入社区、融入乡村、融入网络空间等“六个融入”。...[详细]
时间:2017-05-27 15:59
查看:375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工作人民群众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只有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详细]
时间:2017-05-23 13:12
查看:616次标签:全面从严治党两学一做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就必须把群众的愿望记在心上,把群众的诉求摆上案头,把群众的问题用心用力解决好。...[详细]
时间:2017-05-18 10:42
查看:689次标签:柏建全人民群众扶贫服务群众
必须注重发挥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政策导向等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让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详细]
时间:2017-05-08 14:38
查看:561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正能量人民群众
我们党来自人民群众,始终以人民群众为靠山;通往靠山的路,也必然是实打实的政绩。有“夙夜在公”的无私情怀,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担当,有“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精神气魄,全心全意为民谋利,人民群众就会真心实意拥戴。...[详细]
时间:2017-05-04 15:25
查看:395次标签:陈思炳人民群众靠山人民的名义
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的今天,谁也不可能拥有超越党纪国法的特权。当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当作风建设的效度不断延伸,那些徇私牟利搞特权的靠山也纷纷然似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详细]
时间:2017-05-04 09:52
查看:784次标签:陈思炳人民群众靠山
共产党人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者,是“正心诚意”“知行合一”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真正继承者和弘扬者,主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应有价值。...[详细]
时间:2017-05-02 09:59
查看:499次标签:张西立人民群众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特点,但变化的只是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需求,不同社会群体的心底诉求、社会关切,“向谁宣传”这个根本没有变。面对这些问题,做宣传思想工作就不能脱离对象、自弹自唱、自说自话,必须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详细]
时间:2017-04-27 09:18
查看:622次标签:潘熙宁人民群众宣传思想工作主力军
正所谓,荣誉是一时的,榜样是永远的;当县委书记是一时的,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是长久的。“带”字当头的廖俊波为了23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为了给县里引进项目,亲自会见、亲自接待、亲自协调、亲自洽谈;为了让城市各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每项工程亲...[详细]
时间:2017-04-18 14:18
查看:664次标签:余志勇领导干部人民群众
回想“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的年代,人们如果能饱餐一顿,那是何等的幸福啊!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后,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出现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新的问题,百姓缺少了社会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就因之降低。...[详细]
时间:2017-04-13 09:44
查看:690次标签:施景钤幸福感共产党人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引领作用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所以,只有人民才有资格评价领导者,才能最准确地评价领导者。...[详细]
时间:2017-04-12 09:47
查看:1856次标签:姜春云人民公仆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
世界上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主体有意识的活动,都是在一定观念、动机、价值准则支配下的活动。社会管理者和领导者只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自觉、主动为人民服务的合格公仆。这要解决一系列的思想观念问题。...[详细]
时间:2017-04-12 09:36
查看:945次标签:姜春云人民公仆人民群众从严治党治国理政
摆正人民公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从严治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需要全体公职人员和领导者共同努力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件的实事做起,为建设我国宏大、合格的人民公仆队伍,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详细]
时间:2017-04-12 09:26
查看:1235次标签:姜春云人民群众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