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到文化程度较低的困难家庭、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这样做,既有助于大学生把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将来从事法律工作的实际能力;也有助于相关家庭全面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了解掌握法律知识,获得必要的法律帮助...[详细]
时间:2014-11-28 13:03
查看:402次标签:法治中国法治思维罗贵权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趋同的政治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要出现面目完全一样的政体状态。综观世界各国法治进程,大凡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较好坚持了法治一般理念与本国特定国情的创造性结合。...[详细]
时间:2014-11-28 10:50
查看:1159次标签:宪法信仰宪法精神法治中国张砥
新的形势下,法治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因此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详细]
时间:2014-11-28 10:42
查看:1186次标签:宪法尊严法治中国法治思维白 峰
: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杨光表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做到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才能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而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详细]
时间:2014-11-28 10:40
查看:2097次标签:宪法宣誓制度法治中国
宪法宣誓制度,并非新生事物。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习近平在就职国家主席演讲时曾庄严表态:“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详细]
时间:2014-11-28 10:38
查看:534次标签:宪法法治信仰法治中国王石川
宪法精神不仅仅是公民信仰,还是公共信仰,更是法治文明推进的总纲。随着宪法强化落实,公民权利的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并且可以预见,随着宪法在现实的强化落实,随着宪法精神被信仰和敬畏,那么被压抑的公民意识也将被激活。而在宪法精神的普照下,“首先是人,其次是公民”的文...[详细]
时间:2014-11-28 10:34
查看:855次标签:宪法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对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实现途径的新探索。《决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而设立“国家宪法日”正是这样一种长期基础性工作,与传统的宪法知识普及、教育、灌输等途径相...[详细]
时间:2014-11-28 10:31
查看:585次标签:宪法尊严法治中国法治思维王
2014年10月28日,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我们一起看一看,国外的公职人员就职时是怎样宣誓的?...[详细]
时间:2014-11-28 10:24
查看:552次标签:公职宪法宪法思维法治中国
在法治发达国家,宪法解释机关发布宪法解释文本,宪法监督机关公布宪法案件审查情况,都会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我们今后将加强宪法解释和宪法监督工作,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工作都会启动。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宪法解释文本或者公告宪法案件审查结果,...[详细]
时间:2014-11-28 10:21
查看:578次标签:宪法意识法治思维法治中国朱恒顺
在我国,公职人员既是人民的受托人,也是公仆,理应服从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而通过宪法宣誓这种确定仪式化的程序,可强化国家公职人员对人民、对宪法、对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敬畏之心和崇敬之情。这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添加了一种崭新的时代形式。公职人员在就职仪式上,也就是其正式...[详细]
时间:2014-11-28 10:17
查看:1068次标签:宪法权威法治思维法治中国张晓明
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宣誓本身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后,宣誓人心里会有一种想法:在众目睽睽之下,千万双眼睛都在看着,自己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详细]
时间:2014-11-28 10:02
查看:1161次标签:宪法宣誓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履行新职的国家工作人员遵循“向宪法宣誓”制度,今后将成为一种常态。宣誓是一种郑重的承诺,是不能反悔和违背的。这一制度会时刻警示和督促国家公职人员:你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所以你必须忠于党和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你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详细]
时间:2014-11-28 10:00
查看:759次标签:宪法宣誓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树立宪法信仰,仅仅要求法官向宪法宣誓还远远不够,真正从思想上敬畏宪法,在行动上遵守宪法,才是宣誓的要义。向宪法宣誓,不能仅仅停留在仪式的层面上,要让宪法走进法官们的具体工作中,使每一名法官都能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努力让人民群...[详细]
时间:2014-11-28 09:57
查看:763次标签:宪法宣誓制度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宪法宣誓是指宣誓主体——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任前向宪法作出庄严宣誓,以表示今后在行使公权力时将严格贯彻宪法精神,以宪法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详细]
时间:2014-11-28 09:55
查看:1551次标签:宪法宣誓制度法治信仰法治中国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详细]
时间:2014-11-28 09:54
查看:3838次标签:宪法法治中国法治思维
宪法信仰是一个国家最高的信仰。这种信仰之下,治理者敬畏法律,知道运用权力的分寸和边界,不敢越雷池一步,被治者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他都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不会缘于恐惧而妥协甚至背叛自己的内心,因为他知道宪法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强大最坚固的庇护所。...[详细]
时间:2014-11-28 09:47
查看:575次标签:宪法信仰法治思维法治中国黄波
法外权力不得乱设定,法内权力也不得乱行使。四中全会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详细]
时间:2014-11-27 13:47
查看:570次标签:王新亚法治中国领导干部十八届四中全会
论及法治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三者关系时,辛鸣认为,要想搞好法治建设,需要治理好法治国家,要想治理好法治国家,需要培育法治社会这个土壤。...[详细]
时间:2014-11-27 09:44
查看:1710次标签:辛鸣法治中国全民守法
宪法之道,是治国之道。宪法回答了国家治理的基本问题,决定着国家治理的主体和国家治理的方式,是国家治理的纲领性、根本性和系统性规范。宪法至上不仅体现在立法层面,也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上。...[详细]
时间:2014-11-27 09:43
查看:2132次标签:丁国强法治中国依宪治国国家治理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提出了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要求,并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详细]
时间:2014-11-27 09:25
查看:1153次标签:依宪执政法治信仰依宪治国法治中国丁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