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公开,是实现财政民主监督、有效监督的基本前提,也是公众行使知情权的基础;以此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也能推动政府管好“钱袋子”,防止乱花钱,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详细]
时间:2017-04-17 09:31
查看:472次标签:曾金华预算公开国家治理预算管理制度
民法总则更充分地确认和保护了民事主体的自治空间。保障私权还意味着要尊重个人的“私法自治”,其本质上是尊重个人的自由和自主,即充分发挥个人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7-04-17 09:29
查看:452次标签:王利明依法治国民法总则国家治理
民法总则的出台,为制定一部立足中国实际、直面中国问题、展现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法典奠定了基础;民法总则的施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注入了强大动力,必将开启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新时代。...[详细]
时间:2017-04-17 08:58
查看:421次标签:民法总则国家治理公民权利民法典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从不忘本、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角度,为我们从战略高度、目标维度理解国家治理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详细]
时间:2017-04-14 15:15
查看:1229次标签:张雷声习近平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等全球广泛关注的政策主张,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中国智库要与国外智库建立联系,利用紧密联接政府、联系决策的优势,发挥“第二轨道”作用,为政府提供沟通和咨询服务,并在国际智库网络中创设中国议题、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详细]
时间:2017-04-13 15:06
查看:310次标签:张大卫国家治理智库建设聚合功能
存在影响政治安全的问题和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与不去解决问题。人类政治文明的进化从来都是一个“零星的社会工程”,需要一件事一件事去做,点点滴滴积累,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在改革创新中维护政治安全。...[详细]
时间:2017-04-13 10:10
查看:4136次标签:李海涛政治安全国家治理国家安全
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各智库应清晰定位、发展特色,共同形成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智库生态体系,回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详细]
时间:2017-04-13 09:51
查看:655次标签:张大卫国家治理智库建设公共政策
“互联网+法治政府”将搭建“新平台”,这个新平台是一种“协同一体化的共享平台”。“平台化”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通过平台连接供给方和需求方,以数据驱动和生态协同,实现供需网络重构、简化流程、压缩中间环节、创新产品和服务等。...[详细]
时间:2017-04-12 10:13
查看:880次标签:王春晖互联网+法治政府国家治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力量。把群众的急难事当自己的事,让零懈怠、马上办的好做法蔚然成风,我们就能立好共产党人的样子、树好人民公仆的形象。在脱民困、解民忧中营造情感的温暖对流,爬坡过坎就有了群众支持,克难攻坚就有了力量源泉。...[详细]
时间:2017-04-11 10:43
查看:315次标签:邓佑标人心国家治理群众路线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必须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详细]
时间:2017-04-06 13:50
查看:1259次标签:陈家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
一种思想要具有理论品格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域”进行阐发、阐释,二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三是有具体有效的建构路径。...[详细]
时间:2017-04-06 13:43
查看:608次标签:康晓强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互联网成为干部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详细]
时间:2017-04-06 11:10
查看:460次标签:习近平4.19重要讲话山东国家治理网络安全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详细]
时间:2017-04-06 11:08
查看:452次标签:刘志明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和科学立场,这三大立场是保证国家治理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详细]
时间:2017-03-23 10:51
查看:2175次标签:辛向阳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方法论
目前,“互联网+”思维已从国民经济领域慢慢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和思考方式,推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变革,颠覆了国家治理理念、制度和模式。“互联网+”思维方式变革了国家治理理念、制度和模式,也能更好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详细]
时间:2017-03-21 14:04
查看:1144次标签:王稀珍互联网+国家治理创新思维
推动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放”与“管”的关系,既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积极扶持,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详细]
时间:2017-03-21 10:08
查看:768次标签:吕行社会组织国家治理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厚爱和厚望。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立言、立德、立功方面实现应有的责任担当。...[详细]
时间:2017-03-10 10:02
查看:883次标签:何毅亭知识分子智库国家治理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无论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如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核心问题。...[详细]
时间:2017-03-09 13:43
查看:1034次标签:雷树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人民民主专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比如,大家都感觉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章,有独...[详细]
时间:2017-03-03 17:13
查看:20239次
标签:王兆雷国家治理精神人生文化软实力儒学
文化必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就是民族。民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创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又凝聚成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详细]
时间:2017-03-03 17:02
查看:2325次
标签:国家治理王兆雷中华文化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