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这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详细]
时间:2019-03-14 09:37
查看:404次标签: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
政党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政党制度则是实现政党政治的形式。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政党制度主要以执政党数量为划分标准,分为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这种西方政党制度语境下的划分标准显然不适用...[详细]
时间:2018-07-18 10:45
查看:867次标签: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中国实践
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历史赋予中国实践的重大历史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履行好的神圣职责。...[详细]
时间:2018-06-01 11:01
查看:657次标签:胡长栓中国实践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解思想之渴,答实践之惑,一本大众理论读物畅销十几年,足以说明全社会的理论需求。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强调理论自信。理论自信从何而来?它离不开大众传播:用老百姓听得懂的理论话语,讲明白今天生动的中国实践。...[详细]
时间:2018-01-29 09:56
查看:374次标签:何鼎鼎新时代精神食粮中国实践
40年改革开放,中国不仅以自身发展直接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在发展道路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进程中,中国愿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同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理念,欢迎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详细]
时间:2017-09-15 09:24
查看:543次标签:王磊中国实践喜迎十九大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经由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如何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详细]
时间:2017-08-31 09:06
查看:805次标签:郭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实践理论创新
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把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的“中国实践”,成为论坛焦点。...[详细]
时间:2017-06-27 09:55
查看:455次标签:萃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实践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以及国际话语权问题,之所以在今天被提升到如此历史高度,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动和呼唤。...[详细]
时间:2017-01-23 14:17
查看:824次标签:张西立中国话语中国实践文化自信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构建需要学者群体的集体自觉,以中国实践和中国问题为中心,以中国学者为共同体开展自主性研究。同时也需要在保持高标准与开放性的前提下,推动学术考核、学术发表与学术支撑体系从西方标准转向中国标准,为中国学派的形成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与学术氛围。...[详细]
时间:2016-08-26 10:18
查看:1263次标签:鄢一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实践中国国情
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有一脉相承的理论逻辑支撑,也有扎实的中国实践支持;它理论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实践上契合人类社会现代化、民主化趋势。中国的人民民主是理论有根、实践有据、运行有效的民主,我们要坚定这种自信。...[详细]
时间:2016-05-17 10:14
查看:452次标签:林尚立人民民主人民本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
理论思维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支撑。《习近平党校十九讲》就是新时期年轻干部武装头脑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读本。...[详细]
时间:2015-12-07 08:45
查看:1110次标签:习近平党校十九讲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
理论武装最繁重最基础的任务是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富有成效的理论武装就是要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要把理论普及和具体实践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进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才能使理论转化为共赴中国梦的巨大的现实力量。...[详细]
时间:2015-12-01 09:21
查看:2243次标签:钟瑞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武装中国实践
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就越需要我们不断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应对各种挑战。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真抓实干中汲取真理营养,在改革发展中彰显思想力量,我们就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取得新胜利。...[详细]
时间:2015-11-27 09:38
查看:410次标签:张砥中国实践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时代...[详细]
时间:2015-10-12 10:18
查看:995次标签: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理论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独特性、独有性、独到性,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三大优势。深刻领会这“三大优势”,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精髓的关键所在,也是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四个全...[详细]
时间:2015-08-25 15:09
查看:383次标签:陈永弟协商民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地开展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界别、政府与社会、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协商对话,使党治国理政的正确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变为人民的广泛共识,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中国共...[详细]
时间:2015-08-25 13:52
查看:550次标签:陈永弟协商民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所谓中国化,是指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的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个性或差异性。...[详细]
时间:2015-06-01 09:35
查看:347次标签:邱耕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实践国情
“四个全面”是对我们党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四个全面”是为推动解决我们...[详细]
时间:2015-04-28 10:38
查看:26533次
标签:黄苇町“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新飞跃
“四个全面”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详细]
时间:2015-04-28 09:30
查看:2084次
标签:黄苇町“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新飞跃
“四个全面”是对我们党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四个全面”,第一次将全面建成...[详细]
时间:2015-04-28 09:15
查看:3377次
标签:黄苇町"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