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令必行,禁必止。在法治社会,保障政令畅通更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各地普遍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政策悬空现象,导致该到群众头上的实惠到不了,该到群众嘴里的肉吃不到,久而久之群众对政策、对政府就丧失了信心。...[详细]
时间:2015-08-31 15:08
查看:339次标签:韩振第三方评估政策落实懒政庸政政府公信力
值得警醒的是,现在很多官员,尤其是一些基层政府的官员,仍旧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觉得自己不贪不占就已经很难得了,至于不庸不懒,他们根本没这个意识,自然也就谈不上具体的行动。...[详细]
时间:2015-08-31 15:02
查看:405次标签:苑广阔督查工作庸政懒政政府公信力
公示的政务信息过期,别以为没啥了不起。这些信息是挂在墙上的服务承诺,既公开自己的岗位要求,也暗含欢迎监督的态度,岂可随便糊弄?如果这些基本信息错误频出,其他事情就可想而知了。...[详细]
时间:2015-08-17 14:46
查看:217次标签:钟实政府公信力政府网站政务公开
“涨价是政府职能”,听证成掩耳盗铃,这是对听证制度的亵渎,它损害公众权利的同时,很难不让涉事部门乃至政府的公信力遭重创——某种程度上,涨价畅通无阻是小,政府声誉透支、公信蒙垢,才是大,以小易大注定得不偿失。...[详细]
时间:2015-08-10 14:48
查看:314次标签:政府职能涨价听证制度公共利益政府公信力
诚信社会建构面对的基础难题是个体诚信意识薄弱,需着力解决道德规范弱化和价值观念错位的问题,大力培育个体的诚信自觉意识。...[详细]
时间:2015-07-29 13:42
查看:842次标签:闫增辉诚信社会政府公信力习近平讲话
就眼下来说,对于政府网站,对其问题的纠正既有民意的基础,也有制度的规范,那接下来要看的,便是现实的执行力。仔细审视不难发现,政府官网之所以问题频出,就在于形式主义在作怪,很多网站的建设,并不是发自于“为民服务”的意识,而是发自于“与人攀比”的心态。...[详细]
时间:2015-07-22 13:27
查看:254次标签:龙敏飞政府官网政府网站形式主义政府公信力
在我国,由于政府对媒体的管控较为严格,官员不当言论的传播受到严格限制,养成了少数官员信口开河,任性妄为的“毛病”。只是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人人都成了记录者,才让许多官员的雷行雷语曝光,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这让许多官员不适应。...[详细]
时间:2015-07-14 09:05
查看:403次标签:于建嵘权力监督官员政治体制政府公信力
诚信缺失,如社会溃疡,如果任其滋长,民众会失去安全感,社会会丧失凝聚力,个人梦、家庭梦、国家梦也都将遥不可及。“重建诚信”已不止关乎我们会不会吃到“地沟油”、“廋肉精”了,还关乎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和生死存亡,已成为时代呼唤。...[详细]
时间:2015-04-28 14:23
查看:767次标签:解领道德建设政府公信力诚信社会
遏制“公函求情”现象,应给权力者设定一条高压线,坚决予以问责,追究发函单位及其领导的责任,让其不能、不想、不敢干扰司法,让行政的归行政、司法的归司法,让人们始终保持敬畏法纪之心,彰显法律的威严。...[详细]
时间:2014-12-16 10:21
查看:408次标签:黄永礼公函求情政府公信力
近日,宿迁市泗洪县人民法院在当地一论坛上曝光了一批“老赖”。令人惊讶的是,这批老赖身份十分“丰富”:县教育局、环保局、民政局、地税局、公安局等多个单位的公务员“榜上有名”,更令人吃惊的是,名单上还有一位人大代表。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详细]
时间:2014-11-15 14:31
查看:4376次标签:案例公务员老赖政府公信力
如果说,曾经的迎来送往、胡吃海喝、白条消费是个错误,这个错误终归不能让债权人买单。正视这个错误,对这个错误进行严肃追究、认真处置,让乡镇政府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让公众看到政府矫正问题的诚意,不能再拖了。...[详细]
时间:2014-08-22 10:45
查看:510次标签:乡镇政府政府公信力乡镇债务李思辉
互联网思维下的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不是罔顾事实与常识的信口开河、雷人雷语,企图瞒天愚民,而是依托新媒体平台传播事实,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确保不被非理性的声音先入为主、歪曲消解,这也是政府尊重与保护群众知情权的责任所在,更是建立政府与群众...[详细]
时间:2014-08-11 09:47
查看:1667次标签:公权力政府公信力网络政治
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提出从继续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等六个方面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成效。...[详细]
时间:2014-02-12 13:34
查看:438次标签:吴定平廉洁政府政府公信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一方面,各种公共事件的发布越来越无“死角”,公众知情权的呼声高涨;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罔顾民意,在权威信息发布上遮遮掩掩、“欲说还羞”,不仅没有满足百姓的知情权,更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详细]
时间:2014-01-06 15:11
查看:394次标签:盘点政府网站政府公信力权威信息发布
最后,在立法、行政和监督各个环节引入群众参与机制,将群众路线制度化、常态化,引导群众履行监督责任,多提意见建议,帮助党和政府提高公信力。...[详细]
时间:2013-11-20 12:14
查看:373次标签:群众路线政府公信力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既是当前政府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突出问题。...[详细]
时间:2013-10-31 14:53
查看:1579次标签:群众路线政府公信力政风“四风”问题
汤华臻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政府部门越是公开透明,与百姓说真话、交实底,越容易得到理解信赖;越是和百姓打成一片,越容易找到破解难题、解决问题的良策妙方,这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来源,也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提升政府公信力需要勇于回应。今天的中国...[详细]
时间:2013-10-22 09:49
查看:303次标签:政府公信力
在一些地方,民众的合理诉求常常不能直接通过正常程序得到解决,因此,有人就不得不依赖媒体倒逼来获得“曲线解决问题”的机会。一旦这种倒逼奏效,人们就会愈发笃定“有困难找媒体比找法律更有效”的错觉。这不仅折损了政府公信力,也把媒体推向了不得不越俎代庖的无奈境地,社会...[详细]
时间:2013-10-18 10:12
查看:290次标签:李思辉政府公信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详细]
时间:2013-10-15 13:17
查看:348次标签:国务院办公厅政府公信力
当前,必须切实改变一些地方、部门在信息公开上不主动、不及时,以及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的现象,切实改善政府形象,赢得公众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打造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保障...[详细]
时间:2013-09-23 15:53
查看:397次标签:胡伟李克强透明政府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