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科普中国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遍观核领域新发展 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下集)

    “科普中国——绿色核能主题展览”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核能发展成就;第二部分是探秘核世界;第三部分是核能的未来。展厅的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通过图文展板、沙盘模型、影像视频...[详细]
    时间:2020-01-14 09:23 查看:262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免疫系统,人体反细菌入侵的卫士

    目前世界上可以统计的疾病有上万种,并且新的疾病还在不断衍生中,而疫苗是现阶段能够预防疾病的最好途径。如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接种的卡介苗,为的就是增强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因此新型种疫苗...[详细]
    时间:2020-01-14 09:21 查看:354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许晨阳:数学,科技发展之基

    从卫星的轨道运算到地面的工程建设,从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到家家必备的家用电器,无一不是借助计算机数学模型和方法的演算来实现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数学的学科建设,数学研究中新的发...[详细]
    时间:2020-01-14 09:19 查看:440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金涌:“神奇的魔术师”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可知的”,所有的合成物质,都来源于地球现有的分子与材料,同时,化学工业是又“未知的”,因为,我们永远猜不到下一秒,熟知的分子与材料会被合成出什么物质。化学工业就像一名魔...[详细]
    时间:2020-01-14 09:16 查看:276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小团簇撞击大时代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固体物质之间的物质结构新层次——团簇,这一发现让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微观构成有了全新的认识成为物理学和化学两大学科的重要交汇点,什...[详细]
    时间:2020-01-14 09:14 查看:295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来自宇宙的脉动——引力波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由时空几何动力学来刻画,时空几何由物质的分布来决定。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这样描述,“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弯曲的时空...[详细]
    时间:2020-01-14 09:12 查看:311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周志炎:探索古植物的进化奥秘

    在距今20亿年前的地球上孕育出了一种最古老的植物——蓝藻,它们开始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释放出氧气,让地球环境开始变得适合万物生长,地球上的植物到底是如何演化而来?(主讲人:周志炎 ...[详细]
    时间:2020-01-14 09:10 查看:326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筑梦太空

    2017年,星辰的那边,发生了什么?从1972年人类最后一次踏足月球至今,历经45个地球公转的中国航天,将怎样把一张蓝图绘到底。

    让我们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视频,回...[详细]
    时间:2020-01-14 09:08 查看:266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细胞生物学”生命与自然的征途

    微观世界,细胞美丽亦变幻莫测,它会带来幸福,与痛苦。但,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人类,从未退缩。我们不断求索,发现。勇攀知识的巅峰,只为让每一个生命更有意义。
    主讲人:(裴钢 ...[详细]
    时间:2020-01-14 09:06 查看:258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冷冻电镜技术 捕捉原子分辨率尺度下的生物大分子状态

    每次旅行,我们可以用相机留住肉眼能看到的美好事物。但是,微观世界每时每刻上演的故事我们却无从得知,如何打破生物化学领域成像技术的空白?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再次花落结构生物学领域,...[详细]
    时间:2020-01-14 09:03 查看:215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从钻燧取火到能源互联网 人类能源利用的进化史

    1776年,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进了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时代,煤炭资源也由此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大规模开采和利用。19世纪70年代,随着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推广,人类对能源的...[详细]
    时间:2020-01-14 09:01 查看:378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洪德元院士:地球植物探索 人类如何认识植物?

    植物在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人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人呼吸的氧气需要植物的光合作用。200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植物志》,记载了共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还附有9...[详细]
    时间:2020-01-14 08:59 查看:321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催化研究”如何改变世界?

    催化就是一种物质能够把一个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这样的物质叫催化剂,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催化现象。(主讲人: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详细]
    时间:2020-01-13 15:19 查看:358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语言人工智能技术 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今天的语音技术面临着环境与语音本身复杂性的挑战,在环境嘈杂或者多方面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会迅速降低机器的识别率,当识别的内容为医疗领域、科学领域时,对专业名词的把握也是语音人工智能技...[详细]
    时间:2020-01-13 15:17 查看:222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消化王国”的领舞者——李兆申

    李兆申教授,一直致力于消化系统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由他主持研发的胶囊胃镜的逐渐推广,让胃镜检查有望成为将来居民体检中的一个普通项目。(主讲人:李兆申 中国工程院院士)...[详细]
    时间:2020-01-13 15:15 查看:263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机器人——改变世界的新力量

    近年来,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深度学习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呈现出一波新的爆发态势。不同类型、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已渗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讲人:...[详细]
    时间:2020-01-13 15:13 查看:301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地外生存生命保障系统的缔造者

    2018年5月15日,“月宫一号”实验计划出舱仪式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举行,出舱仪式中,“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发表了致辞,并宣布开启“天宫一号”舱门。 (主讲人:刘红 ...[详细]
    时间:2020-01-13 15:11 查看:279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走进超强超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验室

    激光,是被引诱激发出来的一个个光子组成的队列,相比普通光源,它拥有快、准、亮的特性。近些年来,激光技术不断完善,随着超强超短激光脉冲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发展。...[详细]
    时间:2020-01-13 15:08 查看:291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 科普道路的准则素养

    科普报告不仅仅是对小孩子,对中学生,对大学生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科普报告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科学爱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为孩子们插上科学的翅膀。(主讲人:欧阳钟...[详细]
    时间:2020-01-13 15:06 查看:144次
    标签:科普科普中国科学

  • 拉普拉斯方程的探索与发现

    拉普拉斯方程又称调和方程、位势方程,是一种偏微分方程,因由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首先提出而得名。拉普拉斯,1749年3月23日生于法国西北部卡尔瓦多斯的博蒙昂诺日,曾任巴黎军事学院数学...[详细]
    时间:2020-01-13 15:04 查看:263次
    标签:科学科普科普中国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