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维护并传承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独特性,又要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必要的革新与升级。...[详细]
时间:2025-04-10 14:35
查看:129次标签: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新时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两大重要主题,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详细]
时间:2025-04-08 09:32
查看:98次标签: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各种思潮奔涌,国内思想界、文化界出现了新动向。在五四运动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的部分知识分子,逐渐暴露出落后、保守的立场。青年群体战斗意志的消退,令鲁迅忧心忡忡。...[详细]
时间:2025-04-07 15:33
查看:100次标签:4月马克思主义觉醒奋进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详细]
时间:2025-04-03 11:35
查看:205次标签: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精神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详细]
时间:2025-04-03 11:17
查看:188次标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既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体现出...[详细]
时间:2025-03-31 09:57
查看:168次标签:习近平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高度契合性,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推进“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25-03-28 14:21
查看:949次标签:“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文化使命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高度契合性,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推进“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25-03-28 14:21
查看:171次标签:“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文化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为什么执政、怎样执政等重要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发展,贯穿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详细]
时间:2025-03-27 11:30
查看:310次标签: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详细]
时间:2025-03-25 16:56
查看:125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一重要论断道出了人民领袖对人民群众的炽热情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详细]
时间:2025-03-17 10:58
查看:240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详细]
时间:2025-03-14 16:19
查看:271次标签: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强调,人通过实践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革命的实践”。...[详细]
时间:2025-03-11 14:25
查看:238次标签:理论实践革命马克思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文化发挥着关键作用。...[详细]
时间:2025-03-11 11:00
查看:158次标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详细]
时间:2025-03-11 10:46
查看:220次标签:党的政治建设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复杂系统工程。...[详细]
时间:2025-03-06 09:47
查看:335次标签: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进入新时代,在长期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党明确提出并全面系统阐述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详细]
时间:2025-03-03 15:45
查看:317次标签:“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详细]
时间:2025-03-03 09:21
查看:303次标签: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党的自我革命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详细]
时间:2025-02-28 13:33
查看:284次标签:党的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产物。这一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既忠实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继...[详细]
时间:2025-02-24 16:50
查看:1147次
标签: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