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形象关乎党的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自我革命”政党形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形象。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自我革命”政党形象建构的内在规定,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政党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详细]
时间:2025-05-16 11:11
查看:159次标签:自我革命政党形象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权威文本,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和里程碑。习近平经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和根本立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向了时代的新境界。...[详细]
时间:2025-05-09 13:49
查看:162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国...[详细]
时间:2025-05-06 15:42
查看:220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详细]
时间:2025-04-27 14:46
查看:3704次
标签:王冬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会马克思主义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改进党的作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详细]
时间:2025-04-21 13:31
查看:531次标签: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学风
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文化强国,目的是总结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成就,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进行思考。...[详细]
时间:2025-04-16 10:27
查看:729次标签: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详细]
时间:2025-04-11 14:27
查看:289次标签:创新方式方法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先后就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为进一步做好新...[详细]
时间:2025-04-11 10:06
查看:165次标签: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文艺工作马克思主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维护并传承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独特性,又要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必要的革新与升级。...[详细]
时间:2025-04-10 14:35
查看:210次标签: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新时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两大重要主题,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详细]
时间:2025-04-08 09:32
查看:135次标签: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各种思潮奔涌,国内思想界、文化界出现了新动向。在五四运动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的部分知识分子,逐渐暴露出落后、保守的立场。青年群体战斗意志的消退,令鲁迅忧心忡忡。...[详细]
时间:2025-04-07 15:33
查看:158次标签:4月马克思主义觉醒奋进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详细]
时间:2025-04-03 11:35
查看:309次标签: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精神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详细]
时间:2025-04-03 11:17
查看:241次标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既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体现出...[详细]
时间:2025-03-31 09:57
查看:203次标签:习近平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高度契合性,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推进“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25-03-28 14:21
查看:1036次标签:“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文化使命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高度契合性,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推进“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25-03-28 14:21
查看:305次标签:“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文化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为什么执政、怎样执政等重要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发展,贯穿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详细]
时间:2025-03-27 11:30
查看:454次标签: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详细]
时间:2025-03-25 16:56
查看:195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一重要论断道出了人民领袖对人民群众的炽热情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详细]
时间:2025-03-17 10:58
查看:298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详细]
时间:2025-03-14 16:19
查看:360次标签: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