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详细]
时间:2015-03-02 13:24
查看:681次标签:唐钧社会治理公共管理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海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海南篇章而努...[详细]
时间:2015-02-26 10:45
查看:2660次标签: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社会治理
依法维护网络安全,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有力保障。依法治网要用法制思维、法制方式来规制,使得网络治理有序化、常态化。...[详细]
时间:2015-02-03 13:26
查看:662次标签:王小红网络治理社会治理法治化
纵向间权力关系结构作为社会治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因素,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治理机制的成长。值得欣喜的是,纵向间政府权力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处于不断调整和改革过程中,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还是自下而上的变迁,政府间的权力结构发生了诸多的新变化,并正在...[详细]
时间:2015-01-28 13:14
查看:7553次标签:汪锦军政府权力结构社会治理政府与社会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克服问题,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这既是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转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核心是提高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协同治理能力。为此,我国在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详细]
时间:2015-01-27 15:46
查看:1337次标签:俞大军国家治理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治理
文明和谐,是社会治理的梦想,也是社会公众的向往。通向和谐文明的路端在哪里?简言简之,在坚持“善小”,即坚持做好每一件好的小事。坚持善小而为是为善之伊始,众人为善,积善如山,则社会文明、清朗、和谐。坚持“善小”,必能成就文明和谐,实现中国梦。...[详细]
时间:2015-01-27 13:33
查看:678次标签:社会治理文明和谐孙学祥
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发挥中国特色的体制优势。工会、妇联、青年团、残联等群团组织是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如果能够发挥这些体制内组织的积极作用,则社会治理就有了相应的根基。...[详细]
时间:2015-01-26 10:35
查看:2052次标签:郑功成社会治理国家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韩正同志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详细]
时间:2015-01-16 10:42
查看:705次标签:吴清虹口区社会治理国家治理
从社会变迁和转型的这些新态势看,我国还有很大的结构变动弹性和发展空间,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和社会变迁新态势,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促进我国在未来20年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详细]
时间:2015-01-12 11:17
查看:831次标签:李培林社会治理社会问题经济问题
注重数据挖掘,努力做到预测预警、辅助决策。要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大数据蕴藏的价值,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要尽快推动思维转变,进一步增强“数据信息就是资源”的意识,打破传统的、依靠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来分析判断事物趋势的思维定...[详细]
时间:2015-01-07 14:04
查看:1765次标签:朱贤良社会治理信息化现代化
国家有国家的战略,行业有行业的战略,区域有区域战略,都是不同范围不同领域内“集体意志”的体现。战略不只是规划制定部门的战略,不只是某一群专业人士的战略,更不只是服务于某些主政者个人政绩、领导形象的战略。...[详细]
时间:2015-01-05 14:56
查看:627次标签:时红秀战略规划编制社会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其中,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国民性的形成、社会治理形态的形成,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社...[详细]
时间:2015-01-04 10:40
查看:1469次标签:张林江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儒学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其中,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国民性的形成、社会治理形态的形成,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社...[详细]
时间:2014-12-31 14:27
查看:2450次标签:张林江社会治理政治变革儒学文化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关键在体制机制,核心在人,重心在基层。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咬住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需要“接地气”、“聚人气”,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基层社会治理的底数,总结基层经验,把握治理规律。...[详细]
时间:2014-12-30 13:43
查看:1105次标签:顶层设计基层探索丁伟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治理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深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从战略层面认识大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融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我国政府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契合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但是,从整体上看,大数据在社会...[详细]
时间:2014-12-30 10:09
查看:1687次标签: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深圳市福田区
社区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社区成员的公共服务需求,也只有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在社区内能够得到满足,社区才有可能具有吸引力、凝聚力。...[详细]
时间:2014-12-18 13:54
查看:4257次标签:黄家亮社会治理治理转型新型乡村
在法治社会,法治一则要求全民参与,制定良法,二则要求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这两方面可以实现社会公众意愿的有效表达,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并对于法律执行的效果在心理上能够予以接受。...[详细]
时间:2014-12-17 10:25
查看:19774次标签:王利明依法治国法治思维社会治理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有助于反腐倡廉,改良社会风气。《决定》强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予以坚决惩处,决不手软。这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的领导的...[详细]
时间:2014-12-17 10:15
查看:1265次标签:德治法治社会治理法治思维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推进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的主体。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社会治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依法治理的积极性,克服只讲“官”治、不讲“民”治的偏失,形成依法治理依靠人民、依法治理为了人...[详细]
时间:2014-12-11 09:19
查看:1207次标签:汪永清法治思维社会治理依法行政
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在理论上要统一,在实践中更要统一。在新的治理形势下,真正做到充分了解民意,科学对待民意,将对百姓负责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扎实实践中,这样的探索才有实质意义。...[详细]
时间:2014-12-10 16:26
查看:483次标签:李如意敬畏民意对党负责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