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详细]
时间:2015-06-11 16:19
查看:1053次标签:抗战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凝聚力中华民族
我们所要弘扬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古圣先贤通过细心观察、精心体悟而获得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是中华民族统摄一切、贯穿古今的精神之根、民族之魂、生存之本、幸福之道。...[详细]
时间:2015-06-10 13:09
查看:466次标签:汪孝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众人拾柴火焰高,各民族共同发展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动力之源。在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方面平等共享,有利于各民族人民在精神层面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详细]
时间:2015-06-10 09:34
查看:786次标签:郝时远民族工作民族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
古已有之的东西,未必皆成为传统;古未有过的东西,也未必不能进入传统;对我们来说,说到底,在生活中已经死去的、在历史上湮灭了的东西,并不属于传统;只有在现实中仍然活着、并起着作用的既往存在,才是真正的、有生命力的传统。...[详细]
时间:2015-06-01 09:46
查看:453次标签:李德顺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思想文化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所获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通过抗战,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完成这一伟大使命。...[详细]
时间:2015-06-01 09:16
查看:1377次标签:宋清渭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一切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而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经过学术净化处理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国学”,便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故一度又称“国学”为“国粹”。...[详细]
时间:2015-05-18 15:41
查看:1040次标签:刘毓庆中华民族文化根基文明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不同历史阶段发生的直接关系到中国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的有关问题做出恰切的评价,实事求是地评价各个民族的历史贡献,为今天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和借鉴。...[详细]
时间:2015-05-08 14:16
查看:1080次标签:中华民族历史何天明多民族
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凝聚新的力量,从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发展中开拓前进,增强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为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详细]
时间:2015-05-08 11:04
查看:2258次标签:习近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详细]
时间:2015-05-04 09:15
查看:3024次标签:韩振峰中国梦中华民族理想信念
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厘清几种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贫困人口和处于温饱状态的人口、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会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详细]
时间:2015-04-30 16:13
查看:1899次
标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四个全面赵振华
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厘清几种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贫困人口和处于温饱状态的人口、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会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详细]
时间:2015-04-30 16:13
查看:2645次
标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四个全面赵振华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曲阜,在孔子研究院发表了关于在新时期如何弘扬儒家文化的重要讲话;2014年9月,总书记在国际儒联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如何在国际多文明视域下弘扬儒家文化提出了总要求。...[详细]
时间:2015-04-27 14:03
查看:1211次标签:翟奎凤儒家文明中华民族传承创新传统文化
作为语言和文字表达体系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提升中国表达力,用融通中外的理论框架和学术话语体系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形成解释力、支撑力和引导力,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5-04-13 15:22
查看:1603次标签:中华民族复兴哲学社会科学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详细]
时间:2015-03-10 09:16
查看:2022次标签: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不做羊,也不做狼,更不能做披着狼皮的羊,最适合中国人精神定位的图腾符号是习主席所说的“和平的醒狮”:敢战而不嗜杀,勇武而不蛮横,固守和巡视自己的疆域,保卫而不幻想和平,对入侵和挑衅者随时迎击并战而胜之。...[详细]
时间:2015-03-05 14:38
查看:538次标签:戴旭中华民族图腾
中华文化对周边地区历久弥新的影响,以及海外华人对自身优秀传统的珍惜,是中国春节走向世界的基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强大,带来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是春节逐渐具备“世界性”的必要条件。而越来越多“荷包鼓鼓”的中国游客,则是中国春节走向世界的重要“催化剂”。...[详细]
时间:2015-02-23 17:18
查看:265次标签:樊大彧中华民族中国春节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与影响力的提升,春节又何止在马来西亚传承光大,经久不衰。在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举办的春节招待会上,一位近百岁的华人老先生一语道破真谛:中国发展了,中华民族崛起了,春节普天同庆啊!...[详细]
时间:2015-02-23 17:14
查看:355次标签:黄惠康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我们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以之为指导,来规范和选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要总结发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详细]
时间:2015-02-22 21:16
查看:640次
标签:孙学祥传统文化中华民族
当前在国际思想领域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正对我国发动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文化战争。比如,西方利用画作影响我们的思维。在国内,我们自己的文艺创作还存在缺乏有创意、有质量的作品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5-01-21 16:13
查看:2304次
标签:郭万超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文艺工作座谈会
建构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不是要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要让人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认同中国。我们讲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就要让人家认同我们。...[详细]
时间:2015-01-20 09:41
查看:267次标签:李君如中国话语中华民族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