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标注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完善,建设法治国家是当前的时代任务和重要主题。...[详细]
时间:2014-11-03 11:36
查看:572次标签:法治法治思维四中全会郭文斌
在处理那些依旧罔顾法律、顶风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经营者时,我们的严刑峻法,将使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让他们时刻谨记:依法治国,互联网当然不是法外之地,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
...[详细]
时间:2014-11-03 11:14
查看:372次标签:网络法治法治思维四中全会吴杭民
我们党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切实做到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党的执政权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详细]
时间:2014-11-03 08:30
查看:815次标签:法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殷泓王逸吟
湖北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武汉在医院、商场、高校周边构建起“一分钟快速反应圈”,医院、商场、高校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襄阳以网格为治理单元开展以解决小纠纷、小隐患、小案件、小问题、小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平安五小工程”建设,98%以上的矛...[详细]
时间:2014-11-03 08:26
查看:515次标签:法治法治中国法治思维四中全会夏静
《决定》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些新观点、新提法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认识论上的升华,方法论上的创新。法律作为治国重器,...[详细]
时间:2014-11-02 17:11
查看:1414次标签:良法善治法治中国法治思维丁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指的是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集中体现中国人民意志和社会主义属性的法治诸要素、结构、功能、过程内在协调统一的有机综合体。之所以要以体系化的方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本身就是一...[详细]
时间:2014-11-02 17:07
查看:7132次标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法治思维江必新
“行政诉讼法很重要的一个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保障‘民告官’的法律。实施24年来,社会评价在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这‘三难’问题上行政诉讼比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突出。修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说。...[详细]
时间:2014-11-02 17:04
查看:390次标签:法治思维法治中国四中全会殷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详细]
时间:2014-11-02 17:01
查看:1482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思维法治中国王利明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支撑。我们要发挥作为法学界法律界跨界群众团体的优势,积极推进法治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详细]
时间:2014-11-02 16:59
查看:1349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中国法治思维王乐泉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康庄大道。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详细]
时间:2014-11-02 16:54
查看:1194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决定》突出了依宪治国这个核心、科学立法这个前提、严格执法这个关键、公正司法这个防线、全民守法这个基础、依法执政这个保证,以及法治精神、法治文化这个灵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决定》起草人之一、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这样总结。...[详细]
时间:2014-11-02 16:51
查看:2621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必须培育出深厚法治文化。由于长期的人治主义传统的影响,我国法治文化根基薄弱,这表现为宪法和法律在社会中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按照习俗或潜规则处理各种事务。建设法治文化,就是要让宪法和法律规范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信仰,成...[详细]
时间:2014-11-02 16:43
查看:1146次标签:人治法治法治思维谭兰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植根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准确把握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根本任务和政治保证,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晰,理解...[详细]
时间:2014-11-02 16:41
查看:1116次标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法治思维王寿林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形成思维惯性和行为习惯,必须持之以恒。只要我们在改革发展的每一项工作中,都按照习总书记所希望的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判断、出措施,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化为自觉,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汇磅礴之力、收长远...[详细]
时间:2014-11-02 08:51
查看:493次标签:法治思维法治中国慎海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决定指出,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作出这一决定。...[详细]
时间:2014-11-02 08:49
查看:481次标签:宪法法治思维法治中国崔清新
对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而言,法治都是最大的福利。对于那些有能力先富起来的人,法治让他们公平地在市场上创造和获取财富,避免通过不法手段来获得财富,避免给公权以把柄、留下财富“原罪”,同时也避免他人“红眼”、引发有些人对财富的掠夺。...[详细]
时间:2014-10-31 16:22
查看:1320次标签:法治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本次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到,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责任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也就是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将有力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减少执法司法不公正现象;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让执法者在作出决策之前必须慎之又慎,决策...[详细]
时间:2014-10-31 16:17
查看:1272次标签:新华网法治中国法治思维唐华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所有的制度建设和司法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要持续推进以司法公正和司法为民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制度魅力。
...[详细]
时间:2014-10-31 16:11
查看:974次标签:法制日报生命线法治思维法治中国
有媒体评论认为,四中全会全面部署司法改革,用法治为改革保驾护航,将有助于本届政府推进改革及反腐,也将为出现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注入中长期利好。不过司法改革亦尚有诸多难题待解,例如在实行司法去地方化改革中,如何协调法院、检察院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两院与地方组...[详细]
时间:2014-10-31 16:10
查看:782次标签:法治改革法治中国法治思维孙文婧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做到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务信息透明程度。国内外的实践早已证明,公开和透明,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础要件,是预防和减少公权滥用和腐败的法宝之一。《决定》不但明确了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务信...[详细]
时间:2014-10-31 16:05
查看:646次标签:法治中国法治思维四中全会许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