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将中国的发展史比作一个人的成长史,那么中国是怎样长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以中国版图变化为依据,将中国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中国...[详细]
时间:2023-01-11 09:05
查看:13621次
标签:杨早中国历史中国版图中华民族中华文明
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只有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才能推动各种文明在互学互鉴中绽放更夺目的光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具有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不仅是中国道路的深厚文...[详细]
时间:2023-01-10 16:14
查看:627次标签:中华文明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将中国的发展史比作一个人的成长史,那么中国是怎样长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以中国版图变化为依据,将中国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中国...[详细]
时间:2023-01-10 16:03
查看:1355次
标签:杨早中国历史中国版图中华民族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将中国的发展史比作一个人的成长史,那么中国是怎样长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以中国版图变化为依据,将中国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中国...[详细]
时间:2023-01-09 13:18
查看:2110次
标签:杨早中国历史中国版图中华民族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将中国的发展史比作一个人的成长史,那么中国是怎样长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以中国版图变化为依据,将中国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中国...[详细]
时间:2023-01-09 13:18
标签:杨早中国历史中国版图中华民族中华文明
“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逻辑意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质,强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当下,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具有互补性与契合性,二...[详细]
时间:2023-01-03 15:36
查看:411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两个结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详细]
时间:2022-12-20 13:55
查看:873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中华文明作为原生性的文明,延续数千年且历久而弥新,显示了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我以为,中华文明所特有的生命线,非常值得我们加以深切体认。...[详细]
时间:2022-12-12 13:18
查看:375次标签:中华文明天下为公品德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详细]
时间:2022-12-12 09:08
查看:248次标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丰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化创意实践提供了最丰厚的滋养、最充沛的源泉。只有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敬意,沉入古籍深处、洞悉文物细节、回到考古现场,才能创作出有助于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优秀产品。...[详细]
时间:2022-12-07 09:13
查看:189次标签: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文创产品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而闻名于世,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儒释道融合、西学东渐,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高水平对外开放,始终与世界不同文明保持着互融互通的关系而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详细]
时间:2022-11-22 14:05
查看:446次标签: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而闻名于世,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儒释道融合、西学东渐,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高水平对外开放,始终与世界不同文明保持着互融互通的关系而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详细]
时间:2022-11-22 14:05
查看:286次标签: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依托中国生动实践,坚持胸怀天下,主动承担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责任。...[详细]
时间:2022-11-21 13:06
查看:822次标签: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文明文化自信文明交流互鉴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出品,现代快报+制作的“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第二季)”系列短视频燃情上线。30位顶流推荐官连麦互动,30个青青学习团沿着“大国重...[详细]
时间:2022-11-14 14:12
查看:319次标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详细]
时间:2022-11-04 13:38
查看:1185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详细]
时间:2022-10-08 15:43
查看:423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
相遇,是一个迷人的主题。任性自然、尊重文化的中国人,更愿意将相遇设定在青山绿水中、文华灿烂中,这是我们向往的自然天地,这是我们追慕的精神家园。...[详细]
时间:2022-09-30 13:20
查看:343次标签:文物多元文化中华文明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中医药迎来了发展的好时光:中医药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中医药领域获国家级科技奖励超过50项,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织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详细]
时间:2022-09-29 08:31
查看:209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怀中医药学中华文明
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详细]
时间:2022-09-29 07:58
查看:835次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载人航天事业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绿松石的人群之一。中原先民不俗的审美品位在二里头得到了延续与创新,他们用绿松石塑造出龙的形象,将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写入历史记忆中。...[详细]
时间:2022-09-16 14:15
查看:372次标签:中华文明文物龙的传人青铜器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