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世界遗产喜迎新成员——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详细]
时间:2021-07-27 20:12
查看:227次标签:“云打卡”世界遗产中华文明
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更好阐扬中国文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一个和平的、文明的、可亲的中国。...[详细]
时间:2021-06-29 13:30
查看:736次标签:孔新峰中华文明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创造了符合自身特点、适应传统社会要求的社会制度和体大思精、夺人眼目的灿烂文化,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各国有所不同的独特道路。...[详细]
时间:2021-06-22 11:24
查看:1294次标签:顾春中华文明中华民族
从参观罗德岛世界文化遗产骑士城堡到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这一“丝绸之路活化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详细]
时间:2021-06-07 13:46
查看:370次标签:历史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中...[详细]
时间:2021-05-24 14:55
查看:793次标签: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
阐扬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和精神特质,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增强捍卫多边主义、支持团结合作的国际力量,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重任。...[详细]
时间:2021-05-12 16:01
查看:537次标签:钟超中华文明《文史哲》
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具有显著特征,就精神文明层面而言,在于精神文明的一体多元与以人间经验理性为主导的即凡而圣的心灵追求;在制度文明层面,中华文明在漫长的郡县制中所创立的科举取士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文教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器物文明层面,中华文明推进了...[详细]
时间:2021-04-22 15:51
查看:2119次标签:中华文明精神文明郡县制器物文明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中国考古学的使命:其一,中国考古学的出发点是认识中国历史;其二,考古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既有其一套现代学术方式,同时又形成考古学中国学派;其三,中国考古展示与文明意识建构,关乎着中国之为中国、“我们是谁”的文化认同问题;其四,考古所揭示的...[详细]
时间:2021-04-22 15:11
查看:837次标签:中国考古学中华文明中国学派
近来三星堆遗址又“火”了!在这一轮考古挖掘中,新发现的6个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一件黄金面具体量非常大,有可能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一时间网上热议不断,甚至有媒体将三星堆称为“热搜顶流”。...[详细]
时间:2021-03-30 16:00
查看:342次标签:王学斌三星堆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中最讲究传承的文明,中华民族自古及今都是最具凝聚力的族群。不论是文明的薪火相传,还是疫情面前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我们这个民族赖以复兴的关键根本,除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可或缺的还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尤其是我们的母语语言系统及文字系统。...[详细]
时间:2021-03-15 09:29
查看:523次标签: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基因文字系统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详细]
时间:2021-02-19 11:26
查看:1531次
标签: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明
中华书局最近出版了夏海先生的新著《国学溯源》(下文简称“夏著”)。作者早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后获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受到系统的学术训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又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详细]
时间:2021-02-08 01:00
查看:336次
标签:程苏东中华文明精神源头
考古学上的大量证据显示,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精神文化、艺术创造还是物质文化,都曾与其他文化有过密切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双向的,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影响力。...[详细]
时间:2021-01-29 11:00
查看:502次标签:霍巍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在中国考古学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几代考古人孜孜以求、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详细]
时间:2021-01-25 15:17
查看:536次标签:王巍博大精深中华文明
全国实施考古发掘项目4260项,发掘面积约341.9万平方米;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许多大学设立考古、文博或文物保护专业,考古文博人才培养呈现出蓬勃态势……“十三五”期间,经过考古人不断奋斗,我国考古事业发展壮大,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详细]
时间:2020-12-30 08:47
查看:809次标签:康岩中华文明复兴力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等是中华文明特有的禀赋,保护着中华民族。自然、政治、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促进了中华文明及其特有禀赋的形成,塑造了文明的凝聚力。历史上的德治理念、科举制度等有利于保证社会的公平和阶层流动性,赋予社会以活力...[详细]
时间:2020-12-04 13:30
查看:390次标签:中华文明民族国家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门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我国考古工作。...[详细]
时间:2020-12-02 13:15
查看:441次标签: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考古学考古工作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考古工作视作“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认为它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详细]
时间:2020-12-02 08:58
查看:345次标签:习近平考古工作考古学中华文明
1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章强调,要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20-12-02 08:42
查看:294次标签:习近平考古工作考古学中华文明
2020年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充分阐明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鲜明指出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的前进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详细]
时间:2020-12-02 08:32
查看:520次标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华文明考古学互学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