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俞可平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俞可平:老人比青年思想更解放不正常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可用一句话概括: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有扭转中国历史进程的改革开放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一个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过程,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2-03-11 19:35 查看:504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政治改革的合理路径
    俞可平:政治改革的合理路径

      近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接受凤凰网独家访谈。俞可平在访谈中多次提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有突破,...[详细]
    时间:2012-02-28 08:43 查看:2345次
    标签:俞可平路径政治改革

  • 俞可平:增量民主:中国特色政治模式

     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把这种政治模式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既明显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详细]
    时间:2011-11-30 15:17 查看:783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西化”与“中化”的百年论争
    俞可平:“西化”与“中化”的百年论争

      1933年上海《申报月刊》推出“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展开了知识界关于中国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1-11-28 23:12 查看:1422次
    标签:俞可平

  • 要改变对公民社会的误解

    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之后,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逐步从原来的管制为主,开始转向培育和鼓励为主。这次“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详细]
    时间:2011-11-08 08:26 查看:426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

    “全球化”在这些年中成了世界各国的一个时髦术语,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西方学术界有影响的流行理论或迟或早都会在中国学术界引起反响,如现代化理论、后现代理论及全球化理论。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国家流行的现代化理论直到80年代才开...[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787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政府创新的若干关注点

    俞可平:政府创新的若干关注点 ——关于1500则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的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做了大量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对过去10年...[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463次标签:俞可平

  • 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简单来说,善治就是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对治理状况都感觉很好。不仅政府的管理要好,政府不在场时,社会的治理状况也很好。 政府没有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客观条件是一种失职,但试图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公民的幸福,或者试图替代公民去实现他...[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339次标签:俞可平

  • 中国发展模式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话问题1:全球化到底对国家主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俞可平:福山先生,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问题引起了欧洲、美国、中国很多学者的关注。有学者提出,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增大,对民族国家的冲击越来越大。还有学者提出,民族国家可能就要消...[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630次标签:俞可平

  • 社会良序更多依靠社会自治与自律

    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社会管理受到了全社会的空前关注。“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专篇,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社会管理创新”,也首次...[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367次标签:俞可平

  •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基本框架的确立和完善,我们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治国、政治透明等各个重要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与启示。 一、成就 1...[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667次标签:俞可平

  • 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一)

    俞可平: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一) ——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治理、善治和比较历史分析方法,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对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做...[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1289次标签:俞可平

  • 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二)

    俞可平: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二) ——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 五、内容:公益、发展、政务 乡村治理的内容十分庞杂。民国时期的相关法律列举了以下21项: ...[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1218次标签:俞可平

  •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

     ...[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1306次标签:俞可平

  • 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制度空间和发展方向

    内容提要:本文对公民社会、第三部门、制度环境、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中介组织、群众团体、社会团体、人民团体等概念做了比较和辨析;分别从学术研究和行政管理两个角度对中国民间组织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着重分析了中国公民社会现存制度环境的主要特征...[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1 查看:524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官方对社会组织从管制为主转向培育鼓励为主

    全社会要改变对公民社会的认识,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特别是各级党政官员应当对公民社会的战略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采取积极鼓励和合作支持的态度。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法规,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要加快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更多地给予培育和扶持。各级政府应当...[详细]
    时间:2011-09-30 03:16 查看:362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敬畏民意

    【作者自题】看到此文,一些官员会以为迂腐而窃窃私笑;一些文人会以为帮闲而嗤之以鼻;一些读者会以为空谈而不屑一顾。我明知如此而仍重申之。何故?因为我深信,会有更多的民众珍惜权利,会有更多的学者怀抱理想,会有更多的官员敬畏民意。民意所向,有如潮流所趋。&ld...[详细]
    时间:2011-09-30 03:16 查看:359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走向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

    全社会要改变对公民社会的认识,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特别是各级党政官员应当对公民社会的战略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采取积极鼓励和合作支持的态度。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法规,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要加快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更多地给予培育和扶持。各级政府应当...[详细]
    时间:2011-09-30 03:16 查看:407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营造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之后,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逐步从原来的管制为主,开始转向培育和鼓励为主。这次“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详细]
    时间:2011-09-30 03:16 查看:305次标签:俞可平

  • 俞可平:我对中国模式充满期待

      在过去30年中,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从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5%,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人民币,下同),人均GDP从281元增长至22,600元...[详细]
    时间:2011-09-30 03:16 查看:481次标签:俞可平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