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详细]
时间:2018-12-13 13:25
查看:1084次
标签: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南京
这是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当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详细]
时间:2018-12-13 11:27
查看:1352次
标签: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南京
12月12日,来自湖南的抗战老兵李湘炳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前祭奠遇难同胞。 当日,来自湖南、江苏等地的4名抗战老兵以及志愿者、南京当地大学生代表等来到侵华日...[详细]
时间:2018-12-13 09:28
查看:845次
标签:抗战老兵南京祭奠同胞
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同时,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也于今日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公祭日当天,全城默哀一分钟。...[详细]
时间:2018-12-13 09:10
查看:420次标签:南京国家公祭仪式“默哀一分钟”
国家公祭日前夕,又有两位94岁高龄的幸存者去世。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0位幸存者先后离开了我们。...[详细]
时间:2018-12-11 16:33
查看:473次标签:南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保护
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即将来临之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3日正式启动,遗属们通过在死难者名单墙前献花、敬香、跪拜和诵读家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哀思。...[详细]
时间:2018-12-11 16:28
查看:378次标签:南京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1周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该《条例》将从2018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并将此前南京市政府“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当...[详细]
时间:2018-12-11 13:23
查看:624次标签:国家公祭日南京“默哀一分钟”
12月5日,李凡带着5岁的女儿在南京地铁新街口站的“和平许愿墙”上郑重写下发自内心的话语并签名。...[详细]
时间:2018-12-06 13:20
查看:501次标签: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南京
50年来,四代客运员、131人爱心接力,服务重点特殊旅客100多万人次,她们用全心付出、真情坚守,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详细]
时间:2018-11-19 16:13
查看:533次标签:南京火车站雷锋精神
今年57岁的李世贵,依然保持着早晨7点多上班,晚上9点后下班的工作节奏。3年下来,江宁区很多干部群众说:“别看李书记年纪大,可比我们年轻人‘拼’多了!”...[详细]
时间:2018-10-31 15:25
查看:4578次
标签:时代榜样南京李世贵
国庆长假伊始,南京市内各个红色旅游景点人潮涌动。国庆节当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排起了长队,许多游客手中挥舞着国旗为祖国庆祝生日。...[详细]
时间:2018-10-02 16:12
查看:441次标签:南京国庆红色旅游信仰力量
当日,“刘姐菜篮子智慧菜场”在江苏南京六合区雨庭广场开张迎客。这家“智慧菜场”为每个摊位配置了信息化交易结算系统,显示商户信息、商品价格、收款二维码等,实行智能结算。大数据中心采集...[详细]
时间:2018-09-30 14:34
查看:879次
标签:南京“智慧菜场”开张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报道活动来到了南京。这座城市沿江而建,有着和长江太多共同的记忆。不过在这里,有一座建筑,可以说贯穿了几代中国人的记忆,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详细]
时间:2018-09-27 13:54
查看:367次
标签:长江经济带记者手记南京长江大桥南京
一封家书,寥寥字句。说不完对至亲至爱的牵挂,道不尽家国天下的壮志豪情。王建根表示,在创作中他们力求再现出雨花英烈的精神气质,尽可能将家书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诠释出来。...[详细]
时间:2018-09-19 10:40
查看:1082次标签:南京雨花台红色家书英烈精神
当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纪念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撞响和平大钟”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祈愿和平。新华社记者李博摄...[详细]
时间:2018-09-03 15:37
查看:813次
标签:纪念抗战胜利73周年南京撞钟
作者以细腻的笔法,通过战场上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向您讲述一场真实的抗日战争;翻开《抗日战争的细节》,查看细节,直抵真相。用全景与细节相结合的方式,描写国民政府正面抗日战场。...[详细]
时间:2018-08-21 16:29
查看:1820次
标签:魏风华抗日战争南京
“记得在上幼儿园时,我与父母初从浦口迁至此地,那时滨江还是一片挤满各种违章建筑的普通居民区,河水则一直带着一股奇怪的馊味。”
&ldqu...[详细]
时间:2018-05-23 14:20
查看:710次
标签:美丽中国长江行南京童画
约2500万年前,江豚就早先于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了。而今,长江江豚已不足1000头。据科研人员预测,如果长江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江豚物种将在15年至20年内出现功能性灭绝。我们将如何...[详细]
时间:2018-05-23 13:58
查看:634次
标签:美丽中国长江行长江江豚南京
5月16日下午,“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江苏段集中采访来到了南京的第一站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维护现有基本生态格局,形成“一环一链,两片三廊多点”的生态结构。“一环”即为夹江侧和大江侧的滩涂湿地共同构成的环状生态空间,是重要的自...[详细]
时间:2018-05-18 10:00
查看:421次标签:美丽中国长江行生态南京
技术创新无止境,研发背后多艰辛。沙夕兰2008年研发28吨木片带斗门机可谓艰苦卓绝。该设备卸的木片是造纸用原料,只有指甲盖大小,不容易抓,当时16吨木片带斗门机是港口行业通用型号。针对新加坡客户提出的1800立方米/小时设计需求,不少港机研发同行纷纷露怯,沙夕...[详细]
时间:2018-04-11 14:55
查看:963次标签:新时代劳模故事沙夕兰技术创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