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不是少数人制定的公共政策的被动接受方,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要让他们成为主动方,积极发挥他们的力量,首先就要通过政务公开,让人民群众知晓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再到结果的全过程。...[详细]
时间:2016-02-22 09:43
查看:480次标签:黄璜政务公开国家治理法治政府建设
无论是“信息公开”还是“政务公开”,表明“公开”正走向细化和深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意味着,政府治理的全过程充分透明,随时通过公开治理的各个环节,获得更多的民主讨论,得到更多的及时监督,从而提升政府治理的实践理性。...[详细]
时间:2016-02-22 09:41
查看:339次标签:王旭政务公开政府治理能力民主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要依法依规明确政务公开内容、标准、方式,加快制定并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详细]
时间:2016-02-19 14:32
查看:553次标签:萃华防腐剂政务公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制定开放目录和数据采集标准,稳步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充分开发利用政府数据资源。...[详细]
时间:2016-02-19 08:55
查看:402次标签:政务公开干货决策责任清单
到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迈上新台阶,依法积极稳妥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参与度高,用政府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详细]
时间:2016-02-18 08:48
查看:1046次标签: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政务公开决策
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6-02-18 08:48
查看:1026次标签:中共中央办公厅政务公开意见
简政放权从程序方面要求,首先是公开,权限公开、条件公开、流程公开。公开才能明确显示是否简政,才能接受公众监督。其次是,简化程序,高效便民。如,一个机构,只能一个窗口对外,不能在机构内再设几道批准程序。...[详细]
时间:2016-02-04 13:53
查看:1565次标签:应松年简政放权政务公开政府职能
利用数据开放来打造政务公开的“升级版”,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不同方面的问题:除了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向公众开放之外,另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是各个部门之间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信息孤岛”效应。...[详细]
时间:2015-11-18 15:44
查看:1168次标签:政务公开大数据信息公开信访
实践已经证明,廉政治理不能单纯依靠党委和政府的力量,还需要推动公共部门以外的个人和团体积极参与反腐败。公民个人和民间社团组织作为参与反腐败的重要力量,符合当前反腐形势和反腐需要,能够在监督腐败和营造健康舆论环境等领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经逐渐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详细]
时间:2015-10-22 10:15
查看:1564次标签:舒绍福廉政治理协同共治政务公开
我们实行政务公开,终极目标是确保政府真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政务公开的需求方、得益方是公众,因而政务公开的动力源也是公众。世界各国的透明化运动,基本都是民众自下而上推动的。因此,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往往也表现为一个自下而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5-10-08 14:27
查看:833次标签:后向东中国特色政务公开权力监督
党的执政地位,也意味着执政责任。构建一个好的政府,约束政府在法治框架内履行职责、践行服务型行政,是执政责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执政党,有责任确保政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详细]
时间:2015-09-24 13:19
查看:1058次标签:后向东政务公开群众路线政府管理
公示的政务信息过期,别以为没啥了不起。这些信息是挂在墙上的服务承诺,既公开自己的岗位要求,也暗含欢迎监督的态度,岂可随便糊弄?如果这些基本信息错误频出,其他事情就可想而知了。...[详细]
时间:2015-08-17 14:46
查看:233次标签:钟实政府公信力政府网站政务公开
推动和创新政务公开,需要深切读懂政府决策微直播所带来的“微言大义”,营造更多老百姓了解政府的大窗口、互动沟通的好平台。这是统筹考虑多元诉求、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的新手段,更是从执政理念到方式、从创新机制到渠道把握时代之变的新实践。...[详细]
时间:2015-01-09 10:14
查看:276次标签:松泽政务公开新媒体
推动和创新政务公开,需要深切读懂政府决策微直播所带来的“微言大义”,营造更多老百姓了解政府的大窗口、互动沟通的好平台。这是统筹考虑多元诉求、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的新手段,更是从执政理念到方式、从创新机制到渠道把握时代之变的新实践。...[详细]
时间:2015-01-09 10:14
查看:280次标签:松泽政务公开新媒体
政务公开是现代行政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作出系统部署,将对我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发挥重大作用。
我...[详细]
时间:2014-12-04 10:35
查看:632次标签:高虎城政务公开监督体系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履职能力的需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革,各种新媒体手段不断出现,对各级行政机关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正确处理...[详细]
时间:2014-12-04 09:37
查看:1464次标签:高虎城政务公开《决定》执政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大势,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动丢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管控社会的老办法,借助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技术支持,推进政务公开,力求在“透明社会”中打造“阳光政府”。...[详细]
时间:2014-12-01 14:05
查看:476次标签:政务公开李少军行政神秘主义群众监督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没有理由怀疑党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详细]
时间:2014-11-27 10:18
查看:1287次标签:谢春涛依法治国约束公权力政务公开
建立完备的防腐反腐法律体系,可以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也出现了较严重的腐败问题。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我国防腐反腐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详细]
时间:2014-11-24 15:44
查看:813次标签:赖丽华反腐长效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政务公开公正司法
应尽快建立公务员和公职机关诚信档案,并在公务员录取、干部选拔等过程中优先使用,真正使公职人员“不想、不敢、不能”失信。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朝令夕改”、遇负面消息“先否后认&...[详细]
时间:2014-08-19 09:45
查看:617次标签:拆方政务公开失信行为政务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