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使当代政府管理面临多重考验。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社会治理”理念,其主要用意之一,就是推动社会成员共同行动,维护公共福祉,参与社会秩序构建。...[详细]
时间:2017-03-22 14:49
查看:1015次标签:贾双跃社会参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14位委员围绕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会议。...[详细]
时间:2017-03-10 21:48
查看:379次标签:俞正声全国政协全国两会社会建设文化建设
面对这些问题,尤其是面对各类社会矛盾叠加、社会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形势,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尽快补上社会建设这些短板。否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许多缺口,就会大打折扣。...[详细]
时间:2016-11-01 10:07
查看:735次标签:宋贵伦小康社会社会建设目标导向
中国社会学工作者既要通过定性、定量的实证研究丰富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也要将中国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国际上去,让国际学界理解中国人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实践。...[详细]
时间:2016-08-29 14:19
查看:436次标签:李强社会学社会建设社会治理
慈善立法秉持开放、务实、创新的理念和精神,正确把握和处理促进与规范、继承与创新、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从国情出发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着力提高立法质量,构建了中国特色慈善法律制度,成为社会领域立法的典范。 ...[详细]
时间:2016-08-22 09:07
查看:1490次标签:于建伟慈善法立法社会建设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我们要抓住经济增速放缓、结构优化、消费成为主要拉动力的有利时机,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下大力气推动社会结构调整,形成既讲公平、又有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详细]
时间:2016-08-08 10:19
查看:1478次标签:景天魁社会治理社会建设政府
每一个人,都终将老去。而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中国,以及中国的每一个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亟待突围的老龄化困境。...[详细]
时间:2016-06-02 11:03
查看:414次标签:李泓冰老龄化社会建设养老保障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详细]
时间:2016-05-06 10:50
查看:2400次标签:十三五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社会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与社会学学科的价值追求高度一致,其所着力解决的矛盾是当前中国社会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其所阐述的促进中国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社会整合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详细]
时间:2016-04-20 11:09
查看:991次标签:洪大用四个全面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社会整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摘编如下。...[详细]
时间:2016-02-17 13:36
查看:14665次标签:习近平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社会建设改革成果
实现善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目标,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追求,探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当在善治的框架下展开。善治,即良好的治理,是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果的有机统一。...[详细]
时间:2016-01-06 10:14
查看:1197次标签:蒋熙辉善治社会建设综合治理治安治理体系
尊重贫困群体和村庄社会实现扶贫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和进一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唯有如此,国家资源投入、产业开发才真正立足于村庄社会,国家扶贫才能真正成为乡村逐步培育发展的内生性资源的孵化器。...[详细]
时间:2016-01-06 08:53
查看:943次标签:姚茂华精准扶贫社会建设村庄
正如习近平同志讲到的,“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详细]
时间:2015-12-28 09:00
查看:982次标签:丁元竹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协商民主为依托,尊重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和矛盾性,从而激发各种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人际关系和睦,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使整个社会在计划、协...[详细]
时间:2015-12-18 16:13
查看:1262次
标签:杨刘保协商民主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核心价值观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协商民主为依托,尊重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和矛盾性,从而激发各种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人际关系和睦,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使整个社会在计划、协调和控制方面更有组织性,有效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最终形成全体人民在差异和分化基础上...[详细]
时间:2015-12-18 09:05
查看:1476次标签:杨刘保协商民主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核心价值观
在世界经济下行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来临之际,建设符合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的民生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将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详细]
时间:2015-09-02 09:21
查看:662次标签:周全德民生社会建设就业
社会学的概念、理论是对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的总结概括,因此,以我国社会生活为基础,提炼出解读与指导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概念、理论、方法,才是中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任务。...[详细]
时间:2015-05-11 09:24
查看:610次标签:李强社会学社会效益社会建设
一个社会仅仅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不够的,必须塑造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心态,以及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接受并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好的新常态。...[详细]
时间:2015-05-11 08:44
查看:1260次标签:丁元竹经济新常态社会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多元主体
适应新常态,社会建设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软件配置。社会建设不仅仅是对社会领域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还包括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内容。市场体制需要价值基础,社会体制也同样需要社会互信。...[详细]
时间:2015-04-13 13:56
查看:1063次标签:丁元竹社会建设经济发展
中国的挑战就在于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最佳搭配,获得国家的全面、整体前进。这既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社会巨大实践汇聚而成的指向,它称得上是中国现阶段的唯一选择。...[详细]
时间:2015-03-17 14:47
查看:409次标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社评